检索条件

与 “巴音布鲁克” 相关
共 84 条 1 / 6
1
知识出处: 新疆通志 公路交通志(1986~2005) | 类型: 正文
省道321线位于和静县境内。东起火烧桥,与国道218线相接,西至巴音布鲁克,国道217线岔口。2005年底全长54千米,全部为三级公路。
2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是一块古老而年轻、辽阔而壮丽的土地,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新疆腹地,在东经82°38′~93°45′、北纬35°33′~43°26′之间。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接壤,西连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与伊犁...
3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地处东经82°28′~87°52'、北纬42°06′~43°32′之间。北越天山与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尼勒克等市县相连,东与和硕县、托克逊县接壤,西抵新源、巩留、特克斯县境,南...
4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风速】 山区一般随海拔高度增加,风力加大,特别是达坂、开阔高地、贯通沟谷、山脊等处,风力更大。平原地区的风区和风口风速较大。
5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州多数年份,总有局部地区遭受大风袭击,也有席卷全州的狂风,造成惨重的损失。
6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州境焉耆盆地受冻害的机遇最多,三年一遇。其次是塔里木盆地北缘,库尔勒地区的二十九团场,普惠及尉犁一带,3~4年一遇。上述地区,1949年以来,极端最低气温均在-30℃以下。天山南麓逆温带内轮台至库尔勒一带、尉犁县铁干里克及若羌和且末一线,受...
7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突厥语意为星星)草原由伊克珠勒图斯、巴尕珠勒图斯两个高位山间盆地和山区丘陵草场组成,可利用面积20517.9平方公里,为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全国第二大草原。1990年,有各类牧畜47.7万头,开都河、莫随图郭楞河、巴...
8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和静县西北,西与新源、巩留、特克斯县接壤,穿过巩乃斯河谷可达伊犁;北越天山与尼勒克、沙湾、玛纳斯县毗邻;南通库车,折向东南经巴仑台出天山直通和静;也可经阿拉沟出天山,直达托克逊县。地处东经83°~86°52′、北纬...
9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的地质构造系华力西运动末期形成的天山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主体由中上元古界变质岩、古生界变质岩、古生界沉积岩、火山岩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地形呈东西走向,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貌大致分为山间盆地和山地狭谷两个类型。境内有高山、森...
10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势高,四面环山,属于高寒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全年无炎热期,无绝对无霜期,寒冷期长,且多风雪,温暖期短,凉爽多雷雨。
11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风灾】 1970年5月3日,巩乃斯艾肯达坂大风雪,冻死3人。
12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工作者对巴音布鲁克外围和静县查呼萨拉(沟)和阿拉沟的古墓葬群进行发掘,经碳14测定有关出土文物,距今2600~2100年前(约相当春秋晚期和汉初),即有姑师(车师)人在这一带活动。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原在敦...
13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草场类型及生产性能】 巴音布鲁克草原属亚高山盆地草原草场,可利用草场总面积20517.9平方公里,牧草储藏量达243万吨,可载畜量为224万只绵羊。
14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草原牧民的放牧形式逐步由游牧向定居或半定居放牧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及生产方式的落后,牧业发展仍较缓慢,至今尚处于粗放性经营阶段。牲畜头数的增减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而变化,“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略增产”,已成为...
15
知识出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上) | 类型: 正文
巴音布鲁克的矿产资源丰富,巴音郭楞乡以南19公里处,与库车县交界的奎克台肯乌拉山,即古代所称的且弥山,有铁、硫磺、硵砂、煤多种矿产。《释氏西域记》载:“屈茨(龟兹)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