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工商业联合会”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5月,城关、浒湾两镇在接收旧商会之后,经过改组,分别成立工商联筹备委员会。1950年春,增设双塘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同年下半年,又在孔坊、对桥、畅田、陆坊、坪上、崇麓、左坊、江坊、白马、琅琚、琉璃、陈坊、黄源等15个乡和圩集设...
2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4月恢复县工商业者联合会。恢复后设专职秘书负责日常工作。1998年,有专职副主任委员1人,兼职副主任委员1人。内设办公室。全县16个乡镇基层分会或小组全部建立,有会员278人。
3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8年3月18~19日,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了22年后的一次新的代表大会,出席代表67人。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四届工商联执委会工作告;审议和通过有关大会决议;选举第五届县工商联副主任委员2人、执行委员13人...
4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落实政策县工商联恢复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原工商业者和会员的政策:为被下放的40户原工商业者全部回原单位作了安置;恢复安置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株连的38人家属子女的城镇商品粮户口关系;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文革”前正副经...
5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工商联恢复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协助党和政府认真落实原工商业者和会员的政策:为被下放的40户原工商业者全部回原单位作了安置;恢复安置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受株连的38人家属子女的城镇商品粮户口关系;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文革”前正副经理、厂长...
6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7年,县工商联在凤冈、黄陂、东陂、棠阴、梨溪5个乡(镇)设立工商分会;在兰水、中港、白竹、新丰、神岗、圳口、潭坊、桃陂、南源、城南、二都11个乡(镇)设立工商联合小组。1999年将兰水、圳口两个乡改设工商分会。2004年,成立宜黄县工...
7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会员中有省政协委员1人,市政协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县政协常委3人,县政协委员9人。他们共同撰写调研报告16篇,人大和政协提案150件,其中32件被列入重点提案,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大政方针提供了依据。
8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5~2000年,民荣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12个,总投资1457万元,新增加就业人数13949人。2000~2005年,民营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11个,总投资16.5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6840人,共扶贫帮困捐赠公益事业金额计2...
9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正文
2000~2002年,工商联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类纠纷案件48件。2002年全面普调工资中,180余名原工商业者、小商小贩和小手工业者,因单位工资档案遗失,给增资造成困难,县工商联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查询核实,并开具证明,创造条件,...
1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清末,域内各县始有工商业团体商会。民国期间,商会发展较快。新中国成立后,工商业联合会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做好团结教育私营工商业者的工作,在组织会员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繁荣市场经济、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