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工作” 相关
共 206 条 1 / 14
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利津县环保保护工作、管理工作、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油区环境监测、排污收费。
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篇包括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
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对公安机构的成立、组织作了详细的介绍。
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描述了1963年7月,为适应油田开发建设的需要,惠民地区成立广饶县公安局东营分局,设秘书股、政保股、治安股。
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油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和专项斗争。
6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对常住户口、暂住人口、居民身份证进行了管理。
7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建区初,破案率平均为60%,重大案件的侦破率87.5%。
8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消防监督、重大火灾。
9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1991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利边防工作站,亦称东营公安分局广利边防派出所。
10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建区前,东营区未设看守所,东营公安分局所捕人犯均在胜利油田看守所看押。
11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组织建设、军事训练、武器管理、参战支前事略、以劳养武等。
12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进入小清河以北地区,辖区村庄开始建立自卫团、基干班和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抗日救国会等组织,主要是相互传递情报、放哨、保卫本村及镇压土豪,所用武器多是大刀、手榴弹、红樱枪等。
13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包括了建国前,民兵的军事训练一般是根据战时需要开展射击、投弹、刺杀、埋地雷等科目训练和组织纪律教育。1944年2月7日,广北县举行3000人的大检阅,以检验民兵训练的成果。
14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民兵武器分散在民兵个人家中保管。“文化大革命”中收缴到县武器库封存。1972年,由基干民兵个人保管。1979年始,由民兵连集体保管,多数配备枪橱。1982年8月,全部由公社保管。1985年,由区人武部装备仓库统一保...
15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辖区人民倾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祖国的解放事业,民兵、民工配合主力部队先后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转战山东、江苏、河南、浙江等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