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崖县” 相关
共 818 条 24 / 55
346
知识出处: 革命老人孙惠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梅山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包括梅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支援前线、英勇牺牲的事迹。梅山人民为抗日战争和海南岛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与祖国山河共存。
347
知识出处: 革命老人孙惠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中共崖县委和梅山根据地在琼崖地区抗击国民党的斗争史。其中,围剿梅东关公庙敌据点和自制土地雷的使用等特殊战术,成为成功击败国民党的关键。此外,还记述了该地区中共组织的重建和人事变动,包括林庆墀接任崖县委书...
348
知识出处: 革命老人孙惠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7年9月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梅山地区,我军对敌军发起进攻,成功消灭关公庙之敌,缴获机枪两挺、长短枪百余支和一批弹药。
349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7年深秋中共崖县县委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在深入农村和街坊宣传中所做的努力和成就,以及陈曼夫组织的游击队伍准备反击日军的情况,重点讲述了游击队在木头园村对日军的伏击战斗过程和使用的“土炮”制造过程。
350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8年在崖县举行的抗日阵亡军人公祭会;参加公祭的人们,包括学生、农民、工人、商人等各行各业的代表;公祭仪式整齐有序,氛围庄严肃穆;公祭会上人们表达了对抗日阵亡军人的哀思和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谴责,并激发了民族精神和抗日决心。
351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崖县抗日时期创作和传唱的几首著名民歌,包括《难女曲》、《咯!咯!咯!机关声》、崖州民歌以及《火与血》。
352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共崖县县委为了加强和西南临委的联系,建立梅山交通站的过程以及交通员面临的困境和斗争。同时也介绍了梅山乡党支部及全乡人民团结一心,展开勇除汉奸、智解保长的斗争,并通过“分化互解”和“打拉并举”的方法,将大多数敌伪人员争取过来为抗日...
353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三十五年起,崖县国民党利用蒋介石的名义设立中正中学校,经过考试甄别录取学生,并且介绍了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局的变化,中正中学校最终改名为榆亚中学校。
354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崖县首次电影上映的情况,讲述了当时的“抚黎”政策和陈汉光的反动行径以及黎族同胞的抵抗。
355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崖县四区抱岁村人罗步云在民国时期组织数村之众,自称统领,与官兵对抗的历史事件。王家槐先生《海南近志》称,民国十一年,罗步云被王鸿饶杀死。然而,《三亚古今纪事》则称,罗步云被陈凤起在民国十三年杀死。文章以王家槐先生的说法为正确结论,...
356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民党在榆亚集结重兵的情况以及陈济棠和余汉谋密谈“保卫海南”大计的情况。同时,也提到了白崇禧为了“两广联合”“保卫海南”和榆亚防守,来到榆林要塞与陈济棠等要员洽商桂军增防榆亚事宜,但最终被解放军戳破。此外,还提到了陈济棠为了解决军...
357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五星红旗为国旗的决议后,陈烘炽等人在困难条件下制作出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在崖县县政府驻地温仁举行升旗仪式的情景,黎族人民也用打枪的方式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358
知识出处: 三亚逸事耐人寻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亚(崖县)民俗中的“看指纹、摸螺子定亲”传统,包括对顺口溜的解释和如何进行看指纹、摸螺子活动的流程。同时强调了地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应用。
359
知识出处: 天涯寻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1955年进广东省初级师资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海南从事教育工作。在分配到崖县之前,作者在海口市第一中学任教。崖县当时交通落后,从海口到三亚的长途汽车需要两天才能到达,而且全是泥沙路。我最初被分配到琼山中学,但因为琼山县城...
360
知识出处: 天涯寻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在1957年,九所地区是崖县第四区,后来划归乐东县,一直作为地区“首府”的九所村并不大,但人口众多,有不少搬迁自外地的家庭。九所市场不是整天都经营的,每天只有早晚各一个多小时里有人来这里买卖。当时的物价便宜,市场里经常可以买到不同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