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丹县” 相关
共 5768 条 332 / 385
496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1960年起逐年均有所发生。1984年对城区中学生、机关干部、饮食行业人员及部分农民、工人进行调查,作肝功化验1441人,表面抗原阳性93人。阳性率6.45%,其中干部为9.26%,工人10.33%,学生7.28%,农民3.3%,饮食业人员...
496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1977年在全县普查结核病,查出患者2367人,患病率为0.89%,其中I组病人118人,占5%;Ⅱ组病人937人,占40%;Ⅲ组病人1312人占55%。花寨子乡患病率最高,为2.64%。目前采取减免药费,定期送药,定期复查或收院治疗的措施...
496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1959年7月,全县查出梅毒患者1200人,其中显发性梅毒319人,潜伏性梅毒556人,淋病325人,对查出的患者,采取中药“三仙丹”、“清血搜毒丸”、“轻粉合剂”等药免费治疗,治愈率达97.07%。1965年社教医疗队进行复查,证实该病已...
496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于1970年12月1日组织由医务人员、畜牧兽医工作者、赤脚医生三结合的布病防治队,采取询问、座谈、血清和细菌检查等方法对全县的13.4214万人进行了全面普查,阳性人数1938人,侵犯率1.43%,病人数1108人,患病率0.98%。以气雾...
497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地甲病也是主要地方病之一,多年来未曾查清。1983年3月份全县进行普查,查出地甲病患者4006例,占总人口的3%,其中青少年患病2542例,占病人总数的63%,从分度上看,I度3101例,占77.4%,Ⅱ度655例,占16.3%,Ⅲ度196...
497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我县重点氟病区为红寺湖乡,水氟1.6—2.6mg/升,从1978年以来共计查出氟骨症患者172例,患病率19.79%,氟斑牙608例,患病率69.96%。1982年,拨改水经费1.1万元,逐户安装了活性氧化铝化学除氟器180套,经过“活化”...
497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疾病
1963年8月份省201所在军马三场狼洞沟查源时,从自毙背纹仓鼠体检出鼠疫杆菌2株,证实为鼠疫自然疫区。1964年,省201所对鼠獭种类分布进行调查,其中最主要的有大沙土鼠、灰仓鼠,密度约为30—60个洞/公顷,面积约1500公顷。1973...
497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始居于敦煌、祁连间。秦及汉初,日渐强大,“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占有河西,迫匈奴送子为质。秦末,匈奴质子冒顿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单于。公元前177—前176年,冒顿大破月氏,迫使其西迁伊犁河流域,史称大月氏,其中一小部分不能去者,仍留甘肃西...
497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月氏迁徙后,县境为匈奴所占,祁连、焉支及大草滩为其牧畜基地。后势力强大,东抗汉朝,西控西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经两次战役,占有河西。后右地浑邪王杀休屠王率四万余众降汉,河西统一于汉,丝绸之路畅通,才得以经营西域。
497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西汉以来就活动在河西一带。4世纪末,首领沮渠蒙逊拥立段业,建北凉政权。后杀业自立,称凉州牧,张掖公。以今张掖、山丹、民乐为根据地,与南凉、西凉、西秦争战达40年,后亡于北魏。
497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初活动于陕甘毗邻地区,公元前4世纪末,首领卬(āng)避秦国威胁率部西迁。东汉初,其中武都参狼羌之一部转徙于武威以西山丹、永昌一带。烧何羌部居张掖郡南山(祁连山)与卢水胡为邻。安帝永初二年(108年),梁慬协同地方守军击败进入张掖、删丹的羌...
497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吐蕃是崛起于西藏地区的古代民族,唐时发兵侵入青海吐谷浑及羌人地区,势力伸张河西。开元十六年(728年)唐将杜宾客大破吐蕃军于祁连城(今民乐县马营墩,时属删丹),吐蕃败退入南山。“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无力西顾,吐蕃进占河西达80余年。847年...
497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原为铁勒九姓之一,先世为丁零,隋代称韦纥。唐初为回纥,唐德宗贞元初,回纥可汗与唐文书,请改称回鹘,与唐和亲并进行绢马贸易。文宗开成五年(840年),为黠戛斯所破,部众分三支西迁,迁居河西者称“河西回鹘”。其中势力最强者在删丹东北从事游牧,不...
497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宋初,党项首领李继迁占据灵州。公元1028年,西夏赵元昊引兵袭破甘州回鹘夜洛隔可汗,夺甘州,占删丹。元昊以甘州为镇夷军,以删丹为甘肃军,置3万人防备吐蕃、回鹘,占有河西200年之久。西夏亡,党项族在元、明两代仍然起着自己的历史作用,逐步与汉...
498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其他
汉族为境内居民的主体。发展繁衍的过程,一是移民屯垦。西汉武帝因匈奴降汉,地空无人,为屯田实边,设置田官吏卒,或迁徙贫民、罪人及其家属到边地进行垦殖。初置张掖、酒泉郡。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调发塞卒60万人戍边屯田。元狩五年(前1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