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丹县” 相关
共 5768 条 329 / 385
492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植物
1981年位奇乡柳荫村农民王安泰试种植两株。1987年从泾川引进花椒苗在清泉、陈户乡试种,保存近百株,并已挂果。
492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兽类:雪豹(艾叶豹)、普氏原羚(滩黄羊)。
492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鸟类:黑鹳、玉带海雕(黑鹰)、白尾海雕(黄嘴雕)、斑尾榛鸡(柳鸡)。
492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兽类:豺(豺狼)、马熊(瞎熊)、马鹿(獐子、香子)、白臀鹿(青鹿)、黄羊、藏原羚(山黄羊)、岩羊(石羊、青羊)。
492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鸟类:鸢(老鹰)、苍鹰(黄鹰)、雀鹰(鹞子)、草原雕(大花儿雕)、藏雪鸡(淡腹雪鸡)、暗腹雪鸡(高山雪鸡)、蓝马鸡(松鸡)、雕鸮(大猫头鹰)。
492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黄牛为河西黄牛,属蒙古牛种,是主要役畜之一。1949年全县养牛1.431万头,1955年发展到2.2658万头。1978年以后。农村机动农具增多,养牛数量逐年下降,1988年牛存栏8127头,仅为1955年的1/3强。
492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牦毛山丹牦牛是青藏牦牛的一个地方类群,适应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宜驮运,供肉食。1988年全县饲养2101头,并由河北农大教授在老军乡于60头耗牛体内试种牛黄。
492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犏牛由牦牛和黄牛杂交而成。我县犏牛有两种,公黄牛和母牦牛杂交所生的称犏牛,公牦牛和母黄牛杂交所生的称假犏牛。抗病力强,耐寒冷劳苦,役用能力强。1988年全县饲养77头。
492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黑白花奶牛1981年开始喂养,由于青饲料来源不足,几经停顿。1988年仅在清泉乡、四坝农场饲养6头,年产鲜奶12吨。
493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马为河西马,是浩门马同一类型下的地方品种,挽驮均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鼓励农民大量饲养耕畜,1955年全县养马3851匹。1982年以后,马匹发展有所控制,1988年为8358匹。
493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骡县内有马骡和驴骡两种,马骡挽力与马基本相当,但消耗草料较少,且有较强的持久力。1988年全县饲养640匹。
493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驴骡发育快,耐粗饲,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使役良好。1988年底共饲养驴骡701头。
493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山丹驴是一个遗传性稳定的古老品种,使役广泛,群众称“八面风”。1949年全县养驴5038头,1978年为1.4372万头,1988年达1.7729万头。
493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县骆驼属蒙古系统,体型和生产性能与阿拉善驼基本相同,耐寒暑,忍饥渴,主要分布在红寺湖、清泉,东乐次之,终年放牧。1949年养驼881峰,随着草场载畜量增大,现代交通的发展,骆驼逐渐减少,1988年养驼487峰。
493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动物
蒙古羊又称“伏羊”,春秋剪毛各一次,每只平均产毛1.31公斤,成年羊平均屠宰率为42—48%。生产性能低,年产一次羔,无特殊经济价值,从未开展过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