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丹县” 相关
共 5768 条 321 / 385
4801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 类型: 陵墓
位于山丹城南,隔山丹河与南湖公园相邻。
4802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 类型: 遗址
位于山丹县培黎学校院内。
4803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 类型: 景区
位于山丹城南。
4804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 类型: 湖泊
位于县城南31公里。
4805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 类型: 峡谷
位于焉支山北麓的三个峡谷。
480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春季开始,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升温慢,日温差较大,少雨,多干旱、大风、沙尘天气。季均气温2—8C。从3月中旬开始,平均气温≥0C自北向南稳定通过,土壤开始解冻,气候回暖。4月平均气温回升到2—8C,5月迅速升到8—15C,但常有回暖后转冷现象...
480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夏季天气较热,但时间不长,仅有1个月左右。本季度自南向北为13—20C,其中7月为14—21℃,最高有过33℃,降雨量达95—220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56—63%。每年有1—2次大雨,3—5年有一次≥30毫米的暴雨以及冰雹,时有山洪,造成...
480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秋分前后,受冷空气影响,冷、暖气流再次交替,秋季降温迅速,气候变凉,降水减少。平均气温为0—7C,常有第一次冷空气侵入,促使早霜冻出现,形成冻害。降水量为36—8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0—40%,9月上、中旬易出现连阴雨天,造成农作物霉烂出...
480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小雪之前,即进入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多晴冷天气。冬季气候寒冷,平均气温为—8——13C,最冷的元月份达-10—-15C,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在本月出现,降水量稀少,仅3—13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2—4%。
481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境内全年总辐射量平川区为143.76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139.33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136.09千卡/平方厘米。六月最大,为48.686千卡/平方厘米。在季节分布上,春夏约占年辐射总量的62.1%,对作物返青、抽穗、灌浆、成熟十...
481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的一半,全县年均生理辐射量平川区为70.43千卡/平方厘米,缓坡区为68.27千卡/平方厘米,沿山区为66.69千卡/平方厘米,春夏比例大,气温高,雨水多,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481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平川区日照时数为2993小时,6月最多,为281小时,2月最少,为218小时。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时数的67%。缓坡区日照时数为288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6%,6月最多为274小时,2月最少为215小时。沿山区日照时数为2802小时,占可照时...
481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季节分布春季7.7℃,夏季19.3℃,秋季5.7℃,冬季零下9.2℃。
481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由于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自北向南递减,南北差异较大,东乐6.7℃,县城(清泉)5.9℃,花寨2.8℃,霍城1.2℃,马营为0.2℃。
481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一类区1950年至1959年平均气温为5.6℃,最高值6.9℃(1953年),最低值4.8℃(1956年);1960—1969年平均气温为5.7℃,最高值6.5℃(1965年),最低值4.8℃(1967年);1970年—1979年平均气温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