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420条
基础文献
37条
析出资源
1150条
图表
66条
人物
39条
事件
121条
地名
5条
专题
1条
实物
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山东” 相关
共 1420 条 11 / 95
15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黑暗的时代过去了。济南解放后,作为民间艺术的上装扬琴,终于得到了新生的机会。解放前因戏班解散而流落各地的艺人李同庆等,这时相继回到济南。留在济南的艺人于廷臣等,也都放下了洋车或其他小生意,大家又组织起班子,重新在新市场演唱了。由...
15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吕剧,作为山东的主要地方剧种,它除用山东语音演唱以外,无论演出内容或是表现手法都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但是由于吕剧形成期晚,自己的保留剧目不多,不能满足观众需要,因此,也采取借鉴和移植的办法,求助于其他兄弟剧种。这说明,吕剧...
15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五音戏的起源与演变“五音戏”的历史起源,众说各异,不甚统一。在缺少史料记载的情况下,根据艺人们的追忆,认为在十八世纪中叶清代乾隆时期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经过了“秧歌腔”、“周姑子”(即“五人班”)、“杂社”、“五音戏”等...
154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秧歌,是山东农村群众经常采用的一种娱乐演唱形式。它的动作简单,易演易学。演唱中不需要复杂的化妆,有无伴奏,有无道具,均可在大小场合或流动演唱。因而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基础。相传“五音戏”的发源地——章丘、历城一带,乡间的劳动人民,每...
155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五音戏”的发展,自然也不会例外。从清代中叶到鸦片战争的前夕,那时的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并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民间艺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歌、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
156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周姑子戏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出现了一些渐露名声的艺人。他们因为使用地方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各异,形成了各有一定特点的唱腔和板式。这些人自由结合起来,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演出,便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因而周姑子戏又有东、西、北三路之...
157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周姑子戏逐渐成熟起来的后期,启用过“五音戏”一名,后来便成为该剧种的定名。多年来,对启用此名的说法各有不同。一种说法是“五音戏”是“用五个音”演唱的戏,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已经较为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仅用“五个音”是无法...
158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对《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山东抗日军民争取优势的转机》一文的意见。
159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对《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崔基成写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一文的几点订正
160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周长胜的文章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
16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席星加的文章记刘少奇同志一九四二年在山东
162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狄井芗回忆鲁南解放区边区县的“三大事变”过程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具体情况,内容主要包括边区县的成立与历史地位、“三大事变”前的政治形势、“四·二五”事变、讨逆战役与“七·二五”事变、银厂惨案等。
163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鲁南解放区,有个著名的边区县,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四县边联”,因为边区县所管辖的地区是临沂、剡城、费县和峄县的边界部分,它的中心是车辋和大炉。三大事变后为纪念光荣牺牲的赵镈同志曾命名为赵镈县,全国解放后改名为苍山县。...
164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一九四一年一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撕下了抗日的假面具,赤裸裸地推行反共反人民和投降媚外的反革命政策。在皖南事变中被残杀的烈士们的血迹未干,蒋介石又唆使他的特务走狗和大大小小的国民党投降派,...
165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四·二五”事变的发展历史和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