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西县” 相关
共 750 条 13 / 50
181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为庆祝建党82周年、83周年、84周年,安西县总工会从2003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业余歌手大奖赛。
182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93年金昌市艺术团和俄罗斯马戏团来我县演出,此后来我县演岀的外来省、市、县级及一些私营专业剧团逐渐增多,以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为主。
183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安西主要在“十一”期间举办“金秋瓜州”系列文化活动。2003年8月举办第一届“金秋瓜州”文化活动。
184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安西耍社火是世世代代农民希望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和平幸福和美好心灵的载体,其表演讲究角色扮相合谱。
185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以来,安西不定期举办过数次元宵焰火晚会,观者人山人海。1995年春节,陕西蒲城县天罗花炮经销公司来安西燃放烟火,烟火造价1.3915万元,燃放时间是38.5分钟。
186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安西自古以来流传正月十五挂灯的传统习俗,人们把各色灯笼挂在门口供人观赏。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群众自发或由文化部门组织,在单位门前和县城主要街道挂灯展览比赛。
187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成立于1958的安西红旗秦剧团在1962年精减机构时,与敦煌秦剧团合并,成立了酒泉地区第二秦剧团撤出安西。此后每年五月,安西请外来演出团体来城乡演出未有间断。
188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馆在殷宗仁馆长主持下,修建文化馆西厅,是全县第一个大众化交谊舞舞厅。一九八五年初开始对外开放,晚上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出动管理。
189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初,安西县文化局、教育局为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联合倡导开展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
190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安西古代曾是民族杂居地区,解放后有汉、回、蒙、哈等民族,因历史、地理、经济及语言、生活习惯的影响,民歌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
191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安西剪纸、刺绣、香包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疏勒河流域移民的不断增加,甘肃东部剪纸、刺绣、香包艺术在安西腰站子、河东、三道沟、踏实等乡镇民间流传,延续。
192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2002年,由交通局勘察设计,投资400多万元,修筑踏实至锁阳城38公里砂石基础路面和桥涵。2004年,由省交通局完成锁阳城至东千佛洞16公里和踏实至锁阳城全部基础路面铺油工程。
193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西县进行考古发掘10次。1986年9月25日至26日至2003年6月1日至24日,配合“西气东输”工程,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赵雪野领队,发掘汉代九墩湾及长城58号烽燧,布探方7个,出土陶片、木棍、灰炭、简牍等。
194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87年11月14日,河东乡文化站长仲银红收集捐赠的二级文物清代铜鎏金双身像,制作精美,艺术价值极高。
195
知识出处: 瓜州县志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西县共进行二次全县文物普查。现有文物点33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县级110个。第一次:1972年;第二次:1985年3月——1987年12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