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908条
基础文献
5条
析出资源
3167条
图表
1815条
人物
1条
事件
133条
地名
18条
专题
309条
作品
457条
实物
3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宁德一都
畲族文化新探
福安市畲族志
畲族源流研究
中国畲族医药学
闽东畲族故事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族群边缘:“畲”汉边...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
梦里畲乡
福安市雷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瑶族民俗风情
南山畲韻
中国畲族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
滨海五都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
传世畲歌
宁德市文化志1993...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民国宁德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崖壁上的舞者:古老畲...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
闽东畲族谚语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
闽东畲族志
检索条件
与 “宁德市” 相关
共 5908 条
19
/
394
271
三、福建省分布新纪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标本采自
宁德市
飞鸾镇南山村,生长在平原或低海拔的山坡路旁。植株较为直立。标本采自
宁德市
蕉城区漳湾镇南埕村,在福建该种目前仅见于环三都澳沿海低海拔地区,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福建为分布新记录,具球形肉质肥大直根,尤其是肉质直根直径可达20—30...
272
四、地带性指示植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由于蕉城区地处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带和南亚热雨林植被带的衔接区域,该区域成为地带性指示植物分布的南、北边缘,这些植物对植物区系、地理环境研究极有意义。低海拔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藤本植物,乍一看它与被子植物阔叶藤本植物十分相像,人们无法把它与松、...
273
第二章 古村选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古村选粹本文章内容包括:二都村杂记、梅田村四姓由来与经济物产、略谈碗窑近代史、碗窑村制瓷业及其他、蔡洋山乡村概述、蔡洋山和宁德蔡氏井上村的古建筑和古道、金涵畲村上金贝、蒋澳村农耕社会环境略记、南埕的变迁、“骝屿林”与西陂塘、鳌江村变迁、云淡...
274
二都村杂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自明朝年间肇基。传说宁德出个郑驸马,分三十六都,城关为一都,“二都”排列第二。今二都村“七澳头”,从鲎岐头至龟岩自然村属于仙泽境。“二都”当时,还包括飞鸾、梅田、碗窑、礁头、城澳等村。下村有两个大沃,上是詹厝坑沃,全是姓陈。原早是姓詹人...
275
宫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本村又分为上下村,以大宫为界,宫上名曰上村,宫下名曰下村。大宫是上下村共同建造,该宫建于乾隆十二年,迄今建立200多春秋。2008年村人观其宫貌简陋,部分椽桁腐朽不堪,经上下村董事纠集村人谋议扩建,在多位企业家献款及群众配合下,把宫修竣...
276
围塘造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背山面海,极少水田,以前粮食很困难,只能利用海边山坡种地瓜,靠地瓜来做主粮,连小孩和年迈老人生了病要想一碗米粥都得不到。公社党委还调集辖区内山区各大队社员支援二都围塘,高潮时期上场民工有大几千人。男女齐心协力苦干数年,克服海潮和台风的侵...
277
二都教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的教育在1949年前是办私塾,都是寄在宫庙、祠堂或者房屋比较大的人家的大厅里办学。民国时期詹厝坑山头湾下村林钦昌重视教学,本人献资在山头湾建一座学堂(筑土墙盖瓦片),当时林钦昌住校教书,后因学校多年失修,没有学生在此读书,这学校就荒废了...
278
二都物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地形背山面海,种养牡蛎将近150年左右历史,村民主要靠村前海涂埕面讨小海挣钱来养家糊口。关于种养牡蛎的缘起,据前辈人说:起先有一个人去海面讨鱼虾,发现一根竹竿插在滩涂上,长有一串串像葫芦糖一样的贝壳,原来就是牡蛎。二都养蚶的历史悠久,由...
279
二都的港道和山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二都种蛎的港道有:赤门港、沙凹港、红带港、方带港、英明港,还有深沟港、进石港、小筛港、紫头坪港、飞鸾港。种蛏和蚶的滩涂有:隔虎岗、深沟岗、八连排岗、大筛岗、小筛岗、紫头坪埕等地。二都的后山,有名称的是:麻里山、尾山、竹林尾、六斗岗山、鸡角山...
280
梅田村四姓由来与经济物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从飞鸾下苏村翻越大坪山岗就进入梅溪的塘田湾,古道上依次坐落着林、郑、周、王四姓自然村,沿古道靠山面海(从飞鸾到三都的港道)呈一线排列的乡村,现在林厝里还存有林氏旧宅一座,郑姓人家迁入时间应在林家之后。在下郑白水垄溪边有一座闻名的。按村落所占...
281
略谈碗窑近代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碗窑是宁德蕉城区管辖下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山下海边,从王厝岗下坡起至礁头三石外,全村东西长五公里多。后背高山,前临内海,农地极少,计起不上三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七斗尾、里窑、菜园尾、坑仔、新窑、大坑、畲母髻、内厝、尖石、礁头等自然村(二十世纪...
282
—、碗窑是何时开发、瓷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瓷业是怎样发展起来以及祖先为什么要离开闽南亲人和祖地来这里开发瓷业,这个问题是身为碗窑的后人都想了解的。真正大批迁来的还是乾隆中后期。最早开发地不是现在的碗窑,再后又向两头海边发展”从占石至新窑的农地中有一丘田地比较大,当时碗窑这片地是荒地...
283
二、历来从业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因当时生产的全是碗,那时瓷业在碗窑占有数并不绝对,那时村里基本上没有专业务农人员。全村90%以上人评为贫农、下中农或中农成分。碗窑很少人去经商开店或其他手工业,如打铁、打银、做桶、做鞋、缝衣、理发、做竹、泥工等业,布店、南杂、鱼鲜、粮店、酒...
284
三、姓氏及人口变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人口最多的是黄姓,前辈人为了市场购买鱼肉酒菜不出现紧张及不同姓氏的互请互送等起见,叶姓排在七月十三,蔡姓在十四,据说最早迁到这里的不是大姓黄、蔡,这部分姓氏人口发展较慢,过去很多老人认为碗窑没有洪姓,我帮堂兄料理建墓时,碗窑历史上的姓氏除以...
285
四、劳资斗争及“五艺”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他们会起来为集体的利益做贡献,发现产品销路好时或有所提价时”方法是派一个人在夜晚在全村鸣锣宣告和张贴停工条约”经各企业主集体商议后派代表来向工头们商量协商,做厘、做碗、上釉、装烧、仝碗(包装)“工头们根据当时窑业规模计算相应的各工序人数”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