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774条
析出资源
542条
图表
178条
人物
36条
事件
16条
地名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闽东畲族志
宁德一都
族群边缘:“畲”汉边...
蕉城红色遗址
滨海五都
畲族文化新探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蕉城畲族村落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南山畲韻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屏南文史资料
梦里畲乡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民国宁德
检索条件
与 “宁德县” 相关
共 774 条
33
/
52
481
六、
宁德县
孝友独行、列女、方技、杂录四篇小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
孝友独行、列女、方技、杂录四篇小序概括了《
宁德县
志杂录序》、《宁德孝友独行志序》、《宁德列女志序》、《宁德方技传序》等。
482
七、民国续修
宁德县
志目录初步复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根据《
宁德县
文徵(志)序》,该县志一共设立31个门类,目前我们看到的民国《
宁德县
志》稿本,其中两个门类未标卷次;4篇已为现存县志稿本所采用,其中有三个门类未标卷次(《孝友独行志》所说的第一,民国续修《
宁德县
志》稿本,以《福建通志》总纂陈衍所...
483
县志里“戚继光斩子”的订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清代乾隆版《
宁德县
志》抄录《连江县志》的一段记载:戚继光斩子是在
宁德县
白鹤岭。
宁德县
第一次编写县志是万历十九年(1591)。万历版县志对倭寇侵扰”而是抄录《连江县志》,事见连江县志,也没有发现有关戚继光。《连江县志》这段文字开头的“二、戚继...
484
宁德县
城西北郊的水文、路桥及村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市蕉城区(
宁德县
)西北郊金涵村一带,主要是由河流洪积扇、河谷盆地、山前坡洪积扇及海积小平原构成,另指由杨梅溪、小金溪、大金溪(中游)三条河流冲积扇及少部分山前坡洪积扇构成的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的平原,也就是北起金溪水库坝前,东到104国道宁...
485
《遗爱祠碑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
六都赤鉴湖,即名西陂塘。又为廉村、天成二塘。始宋元祐间,士民林圭、僧养誉,率一都至十三都、二十五都居民、合资为之,凡田五百顷四十亩八分,载米二千六百七十九石奇。知福宁州陆侯万垓申议曰:“自闽苦倭患,海滨田大半长荆榛,宁德尤惨。甚者食弗...
486
马坂水利渠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贯穿宁德沿海四都(四都、五都、六都、七都)的马坂水利渠道,经过七都镇、金涵乡、漳湾镇。主干渠长28.2公里,渠底平均宽2.8米,面宽平均7米,高(深)平均4米,分干渠长34公里,支干渠4条,计长30公里,设各种节制闸、涵洞、渡槽35座,主干...
487
忆六都水库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六都水库于1959年9月建成。在六都秋山尾村的后垅里,集雨面积三点三平方公里,库容五十一万立方米,土坝高十八点二米,砌石涵洞直径零点五乘零点九米,最大放水量每秒零点一四立方米,干渠一条,二千米,灌溉核定零点一四万亩,实际零点零四万亩,养鱼四...
488
金涵平原上的工业、工程见闻点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滨海五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
的现代工厂,除城关之外,以金涵平原上最多、较早。大泽溪电站是
宁德县
现代工业最主要的标志。电站在金涵设一变电所,就在公社茶场下。工人十余人,看仪器的工作不怕风雨,收入稳定,在当地农民看来,是另一阶层的人物。这些工厂奠定了
宁德县
现代工业的...
489
民国宁德茶业产销纪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
与中国西部茶树原产地同处于一条纬度线上,境内丘陵起伏,坡谷延绵,山海相连,水分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植被丰富,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又具有盛产名茶的优异自然条件,还具有出口贸易的海陆便捷通道。这一切构成了民国宁德茶业生产、贸易...
490
茶叶生产兴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清末世界名港三都澳“福海关”成立,为宁德茶叶进入国内外市场打开了通道。
491
1.辛亥革命促进茶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将三都澳建设列入建国大纲,为良港侧畔的宁德茶区带来茶业发展的新机缘。据福海关《三都澳1911年贸易报告》记载:“初夏,正是茶季给三都澳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时刻。但正当本口处于冬眠...
492
2.政变天灾茶起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五年因袁世凯称帝,国家政体不稳,给茶农、茶贩的茶叶预购贷款停止兑放,又加欧洲战争未停,使茶叶出口贸易受阻,茶叶品质不佳,运输各种费用增加,而茶价却不高,以致茶市疲软,生产受影响。有关资料记曰:贸易情况……总无起色,又兼春间国体改革,并因...
493
4.港口受毁茶跌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开始,受此影响,茶叶产销每况愈下。据民国《闽政月刊统计副刊·福建产茶种类之研究》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
宁德县
茶叶生产量25000担,总值170.8万元,其中绿茶23000担,产值156....
494
现代科技的引进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由于三都澳口岸对外开放,有些西方和国外先进的农业(茶业)科学技术传入了三都澳“福海关”所在地的宁德。
495
1.农业气象预测的传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间,茶区茶农开始重视诸如淫雨、台风、风雪、冰雹、干旱、洪水等灾害气候对农业、茶业的影响。在辛亥革命前夕,气象预报已传入宁德,为宁德农业、茶业及海上航行提供警示。据1907年海关资料记载,“帝国电报局(中国帝室)有礼貌地从福州电报分局供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