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774条
析出资源
542条
图表
178条
人物
36条
事件
16条
地名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德一都
畲族文化新探
南山畲韻
蕉城红色遗址
滨海五都
族群边缘:“畲”汉边...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梦里畲乡
民国宁德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蕉城畲族村落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屏南文史资料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检索条件
与 “宁德县” 相关
共 774 条
31
/
52
451
一句俗语 半部历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一句俗语半部历史概括了有错埠头陈尾座错、乞食奉教不回头、看旗号走弄、好是好就是毛(无)糟喂猪母、元宵乞丐风光一阵等。
452
有错 埠头陈尾座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是宁德城关的早期居民之一。则有埠头(东门)陈氏,金峤(北门)陈氏和坛尾(南门)陈氏之分。本邑的陈氏可算是个人才辈出、簪缨蝉联的名门望族。仅说件埠头陈氏的事。明崇祯二年(1629)的春节,因在元年开科大考中,他家举子科场得意而授官;也凭本画葫...
453
乞食奉教不回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英国基督教安立甘会开始在宁德城关传播,来对信者进行冷嘲热讽,肩挑鱼丸游五市手持衣钵上丁楼又鹤峰山下探花巷张氏祠边乞食楼一担鱼丸皆海味全家奉教上天廷一对、一诗,讲的是一位名叫乞食的市民,职业上为挑鱼丸叫卖的小商贩,信仰上是皈依基督的虔诚者。他...
454
看旗号走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源自邑人为逃避倭寇的追杀,以插旗为标志引导安全出走而来,后因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兵歼灭了倭寇。百姓得以安宁时,与我们仅一水之隔的日本国流寇浪人。趁机以武装侵犯我东南沿海各地,倭寇把巢穴建在横屿、云淡二岛后,常驾舟到周边的村庄进行骚扰,烧杀掠夺,...
455
元宵乞丐 风光一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元宵乞丐风光一阵概述了从前,宁德市人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常用俗语:元宵乞丐。意即像正月元宵节里的乞丐,风光一阵子就过去了。说着说着,后来演变成一常用语的谦词。比如,当你碰见一位常在公众面前出头露面的朋友,说他很风光时,他便回答说:元宵乞丐,不值...
456
学海钩沉二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当我生平头一次走进学校大门时又逢1937年“我念书的蕉城小学东门内操场上落下一颗未爆炸的炸弹,学校当局为了师生的安全便迁往洋中东山村,母亲就让我转学到毓秀。我由一位表叔带着从蕉城南门外较场边下路下的家里出发,而河面上一座座石砌桥墩搭着宽不过...
457
城南七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城南七谭概括了一、九位明末宁德秀才,二、泮池水沟与“竹兜街”,三、冯老先生,四、推倒蕉城,五、我看到塔山之塔的坍塌,六、半个南较场成了一口大鱼池,七、无数海鸥被台风刮到蕉城海边屋顶上等。
458
一、九位明末宁德秀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蕉城中心小学设在前清时期的明伦堂,它和宁德文庙只有一墙之隔。民国时期在这堵墙中间开了一个大门,直通文庙的泮池边。泮池前,仪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房间,也成了小学的两间教室。离泮池不远的左上角有一口大井,井壁的小洞里常有小螃蟹出现,因此常有学...
459
二、泮池水沟与“竹兜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文庙建在南门城里紧靠城墙。泮池左下角有一宽约一米,高半米多的水沟通向城下海边滩涂。据一位小学老师告诉我们:当年倭寇侵犯
宁德县
城时,久攻不下,有一个汉奸带领这批鬼子从水沟爬进文庙,由这里开始了可以说是日本鬼子对我中华的第一次屠城,遇害者的...
460
三、冯老先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留云社”诗人冯鹗翔老先生,是清末恩贡生(1889年),部选州判。其孙子冯善友是我的表伯,青年时就往闽南谋生,落户在石狮市的一个村庄。1986年上学期我在厦门大学讲课,适逢五一劳动节,我由厦门到石狮拜访久别的这位表伯,在他家住了一天,畅...
461
四、推倒蕉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说推倒蕉城,未免过于夸张。实际上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县城遭日寇飞机轰炸,造成人员伤亡,房子倒塌后,县长徐永原下令拆掉城墙,便于城内居民疏散。我家隔护城河(老百姓叫“南门溪”正式的名称叫,汛塘溪“)与城墙相对”我那年才虚岁9岁。
462
五、我看到塔山之塔的坍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我家在南较场边,离海不过二三百米。一开门便能看到矗立在塔山(酒屿)上的古塔。正当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正好在家门口玩,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向塔山一望,只见一朵蘑菇云从山顶升起,足有二三丈高,一会云散了,这座已有七百多年的古塔没有了。
463
六、半个南较场成了一口大鱼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故乡每年夏秋季节都要刮台风,人们管它叫风灾。每次台风总要刮上两三天,这时天昏地暗,商店关门,学校停课。同时台风还带来大海潮,特别是农历八月。潮水大的时候还会灌到离海极近的我家里。有趣的是一次大海潮把整个较场坪都淹了,等到台风过去,退潮后,由...
464
七、无数海鸥被台风刮到蕉城海边屋顶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又一年的台风季节,一次大台风猛刮时,从三都澳、金蛇头那边海上吹来身疲力竭的海鸥。它们都落在沿海民居的屋顶上,不动也不叫,但是善良的老百姓没有人去捉这些可怜的,既饥饿,又无力的鸟儿,等两三天,台风过了,它们的体力也恢复了,才铺天盖地般的飞走。
465
刘氏大厝里的女人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氏大厝里的女人们讲述了女人缠脚、穿叉头裤和半长衫大褂,头梳发髻用网纱银钗结于脑后……大厝里的女主人们在传统礼教的教育和家教的熏陶下。与同时期的各姓大家族、生活在大厝里的女主人们有着相类似的经历和命运。有亲友送给她好吃的东西她都藏着留给我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