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德县” 相关
共 774 条 24 / 52
346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挨炸后,镇政府通过保甲组织向居民传达设法挖个人掩体。凡住屋有空地者可在家内挖,无空地者找附近山脚下挖掘。我家有空坪地一大块,邀请中表代为挖掘,我亦参与运土。
34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1938年冬,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失守,福建民众人心浮动,闽东亦不例外。蕉城居民选择离城的住户日见增多,各家自己顾自己,八仙过海“有的去城郊”有的去四都五都……甚至霍童洋中等地投亲靠友,近者早出晚归,远者三五天后未见动静,始才返城,总之各户举措...
34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1939年秋,有一漫画作者自画自制一幅布质材料的宣传画,张挂在闹市区东门兜电杆柱上,画题是:今夜宿谁家“画面是城内一座被日寇炸毁的平房。
349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1938年仲春,国军与日本侵华师团鏖战于山东南边的台儿庄。我军取得一次巨大胜利,歼敌近万人。捷报传到蕉城后,县教育科通知城区各小学校立即组织学生游行队伍上街庆祝。
350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抗战中期,国内爱国抗日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蕉城中心小学和私立毓秀小学的音乐教师,每周都授课一节,教小学生唱抗战歌曲。当年我印象深刻的歌词至今犹能记起的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劳军歌》等。
351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敌人封锁三都澳港口后,外国进口煤油来源断绝。县城居民晚上照明发生困难。在三都岛上的外商亚细亚、德士古、美孚等洋行人员全部撤离。专用码头被废弃。没有了煤油,城里人夜间照明改用灯芯草植物油灯,农村更为困难,多用竹篾片点火代灯。
352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抗战接近后期的1943年1月中旬,时国府与美国、英国经过外交艰苦谈判后,分别在美京华盛顿和陪都重庆签订了中美、中英新条约,美英两国决定废除以往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消息虽稍迟至春末传到蕉城,但也引起轰动。
353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在战时成立了“抗敌后援会”这个组织到底做了什么有利的事情,当年我还是初中生,未谙世事,并不详尽,仅知他们曾发动民间注意在敌机轰炸时是否有歹人向天空照镜子反射。以便随时抓住奸细,当时称之为。
354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原驻扎在省会福州一带的日本侵略军奉命向浙江转移。这是一支有溃逃迹象的敌军。得知他们已到达罗源县时,蕉城民众万分紧张。纷纷向西北方向乡村逃难。日寇下午四时左右自白鹤岭下来,而其时城里大部分人已撤离,日寇占领后家家破门而入,将能吃能用的洗劫一空...
355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当时国民政府将9月3日受降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日。蕉城镇在9月1日就有人在东门兜搭建庆祝抗战胜利的大型彩牌坊,牌坊周围绕有各色纸质彩带和红灯笼。县政府通知各主要街道商店自行设计彩门及安装彩灯,到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欢乐的气氛。
356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旧时蕉城是宁德县政府所在地,由于受高峻城墙包围,城内外街道以城墙门为连接点,所以街道宽度参照城门宽度,因此显得狭窄、弯曲。迨至抗日战争初期城墙拆除后,才开辟出一条较为宽敞的环城路,交通条件有所改善。
35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诸如衙前街、状元里、街当头、街尾下、东门兜、下尾街等商业繁荣地段,对这条街道走向、商店布局和居民生活状况较为熟悉。从土主宫左侧山墙隔一条巷(溪流坑弄)起至龙泉巷口止,其两边商店、作坊等布局有愚妹师傅理发店(方言称师傅为“接着是杂货店、瑞源中...
35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旧时船头街命名的由来是基于诸多码头都集中在这条街上,涨潮时附近沿海各县镇、水乡民船渔船,旅客从这里上岸后进入城里,而渔民则将捕获的鱼品堆在广场上。少量的鱼虾小海货则由渔民自己拿到附近街区,如本街、下尾街、东门兜等地自行销售。一年中以端午节前...
359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它可是宁德县最繁荣的码头和鱼货市场。原来挑担客人都是穿着草鞋的乡下农民,它让人怀念那被水泥、柏油路面所取代的已经逝去的市井风貌。船头街两边紧挨着开出二三十家鱼货店铺。两人迎面走过去似乎都要侧身子避让,船头街的热闹莫过于涨潮时。店铺的职工早就...
360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南大路始自离城门只有几十步的德化桥”行人走在桥上并没有意识到脚下踩的是桥。正是《民国宁德》一书中提到的另类人物彭友年和他的老母亲经营的小杂货店,有时我早晨上学经过店门前。南门兜一带的居民都喜欢到他店里购买鲜鱼和咸货。鱼店的隔壁是一家小糕点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