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774条
析出资源
542条
图表
178条
人物
36条
事件
16条
地名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德一都
畲族文化新探
南山畲韻
蕉城红色遗址
滨海五都
族群边缘:“畲”汉边...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梦里畲乡
民国宁德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蕉城畲族村落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屏南文史资料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检索条件
与 “宁德县” 相关
共 774 条
20
/
52
286
12.行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行,宁德方音以g与ian相拼,上声,最常用的是“行路”也常说行骹,骹:口交切“胫骨近足细处,宁德方音ka,阴平。闽方言学者普遍认为”脚“的本字”也写作“如唐代李贺《黄家洞》描述古越人。彩巾缠踍幅半斜“在宁德方言中”是帮忙跑腿做事的意思:因民...
287
13.料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新版《辞源》释“料理”为照顾、安排,对象是人。仍依同书,有照料、整理义;以料字组词,都以事为对象。理“即治”也以事为对象,但宁德方音。料“耀“都属”韵“其意即办事、处理事”包括处事能力。料理得清清楚楚,等“
288
14.跋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诗经·国风·鄘风·载驰》中就有“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意为旅途辛苦”常常写成跋山涉水,用例也很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跋涉。或不单指行路之难”明代江南才子屠隆介绍,造捶白纸,取黄蜀葵根捣汁”水一大...
289
15.鼎筅,筅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筅,字亦作箲,普通话读xian,上声。原是刷洗釜、甑的小竹帚,一般用一节竹子,从无节的一端密密劈成细条,收束在有节一端寸许处(外地也有完全劈开再将一端紧紧缚住的做法),宁德方言谓之鼎筅,筅,读之如“浅”扫地用的帚子。则用八九寸至尺许的小竹枝...
290
16.狼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明将戚继光施于水田中以代蒺藜与拒马术,人用手势遮蔽全身,迺南方杀倭利器,即选用南方坚实的老毛竹。将竹端斜削成尖状”留下四周尖锐的枝桠杈“视之粗可二尺,则每个留附的枝桠可有七八寸长,宁德方音读筅如。是晾晒衣被等物的竹具”也选用比较粗直的老毛竹...
291
17.剃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鼎本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炊具,一般三足两耳,同时也烹饪用于祭祀的牺牲,渐成为重要的礼器,于是有定鼎、问鼎、鼎祚、鼎辅、鼎业、鼎革等词汇的出现。用来平常煮食的,遂多称为釜、镬,汉代铁釜、铁镬开始取代铜鼎、陶鬲。唐朝以还已普遍用“锅”来指称功能相似...
292
18.籴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籴,普通话读di,阳平,古为入声字。宁德方音中韵母为ia,也是入声。籴即买米,而受双音词化的影响,乃有“籴米”一词,宋人已有《籴米》(苏轼)、《李光远宅籴米》(释印肃)诸诗。宁德方言说“籴米”,也单说“籴”,如“籴三斤”、“籴多少”等。
293
19.走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走“的本义是”古人原先用”表“行走”表,奔跑“行,而以新产生的“但在许多方言中,跑“的意思”这是常见的情形。宁德方言有“一词“表示偷偷跑开或者逃跑”算有一点地方特色。(普通话里的。偷走“意义重心在”偷,不在,偷跑”一词则意为,产品非正常渠道...
294
20.宝惜(保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南朝隋唐时期已有这个双音词,唐代李绰《尚书故实》载,太宗酷好法书。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朝夕观览,则属一般的并列式合成动词。唐人姚合有《拾得古砚》诗。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念此黄河中。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今人作不得。不敢施笔墨。尝用修...
295
21.—月日(一到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一月每称“一月日”《三国志·吴书·朱然传》,魏攻围(朱)然凡六月日:未退“《建康实录》卷二,六月日。作”(见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卷32“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这种表达方式在闽语中保留至今。
296
宁德、福州话若干异同蠡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宁德方言与福州话同属“福州人在《鹤场漫志》中说:有些不同的音、义“方言的音、义既浩瀚广博、无微不至,试举宁德方言中若干与福州音、义,在宁德方言基本底定的时期,李如龙(著有《福建方言》等)认为“福州方言基本成型在王潮兄弟入闽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
297
蕉城乡土俚语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蕉城区流传于大众之口的俚语”听不懂本土俚语的大有人在,更不要说理解俚语中的存义了,在乡亲中听到并收集到很多本土俚语,试图把乡土俚语从口头语中脱胎出来,原因在于本土口头语有音无字,(这是指在现有的字典和书本中难以寻觅。写的俚语多了,这样就会使...
298
一、乡土俚语是存活在大众口头的古汉语原始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先民不仅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古汉语文字。其居民惟力本其田……盖闽之穷邑也,挟读书六艺以自见者”稍稍与上邑齿其文献则不足徵也,正是由于这种水陆封闭和文化交流滞后的环境条件“反而促使中原古汉语(汉字)保存了原始化,蕉城乡土俚语中的,古...
299
二、乡土俚语是滋生于本土的草根性口头文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乡土俚语源于生活,是本土大众对人间世态、社会现象以独具有的洞察力总结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俚语妙语连珠、褒贬分明、富有穿透力和渲染力,是蕉城乡土口头文学的经典。1、是源于社会生活的经验。阅历了世事的兴衰荣辱、人们会自然发出了“同时也催生了俚语...
300
三、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1、不同区域的俚语特色,2、从俚语中认识其特定条件下特殊性,3、从俚语中了解民风民俗特色。4、俚语中透视出的时代背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