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孙中山” 相关
共 124 条 6 / 9
76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春夏之交担任全国铁路督办后,去山西视察途中路过保定,并与同盟会会员同学见面。
77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吉鸿昌将军的生平事迹,包括青年从军、转战甘陕、晋级师长、进据新乡、南下豫中、挺进山东、署理宁夏、中原大战及西北军瓦解、反对内战被迫出国、考察归来请缨抗日、奔向革命举行起义、组织抗日同盟军、壮志未遂在津被捕、从容就义等。
78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吉鸿昌是北伐战争中西北军的一位猛将,他在河南战斗中屡建奇功,但在与红军交战时却吃了败仗。吉鸿昌逐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但并未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蒋介石认为吉鸿昌与共产党有勾结,派特务进行监视和分化。最终,吉鸿昌被撤职,并被蒋介石...
79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袁世凯与清室优待条件、冯玉祥决定废除“小朝廷”、驱逐溥仪出宫的经过、善后事项的磋商、两太妃的迁出和瑾妃灵柩的运走、溥仪离宫后的两种社会舆论、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成立、段祺瑞纵容清室人员进行捣乱破坏活动、故宫博物院的建立等历史事件。
80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天津壬子兵变的经过和影响,揭示了袁世凯及其亲信策划的阴谋,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市民的苦难。
81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天津的革命活动情况。其中包括武昌起义前、革命因素急剧增长;武昌起义后,革命组织纷纷出现,革命斗争趋向高潮;革命党人王熙普英勇就义;滦州起义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等烈士死;刺杀张怀芝未遂,薛成华惨遭杀害;天津起义失...
82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孙洪伊是天津人,生于1872年。他曾组织政党活动,支持共和,反对袁世凯。他加入国民党后,反对袁世凯的帝制,并推动冯国璋拥护共和。他在护法运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83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赵秉钧毒死沈秉堃后,袁世凯任命他为国务总理。宋教仁欲当内务总长,但参议院否决了提名。唐绍仪新任内阁总理,宋教仁想当农林总长,但无人支持。胡汉民提议取消陆军总长段祺瑞,改任黄兴为陆军总长,但未得到多数支持。熊希龄被反对当财政总长,遭...
84
知识出处: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马千里先生是近代中国历史人物,他在天津出生并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他出身于封建官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曾在南开中学读书并积极参与戏剧运动。后来他信奉基督教并从事戏剧活动。马千里先生反对封建婚姻,倡导妇女解放,曾帮助多名女性接受...
85
知识出处: 天津第一座發電厂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中国某工厂里工人们组织工会的故事。工人们为了反抗外国资本家的压迫,决定成立工会,但遭到了比国佬的打压。比国佬安着一种电表来监视工人,还雇佣流浪的老白俄做监工,用鞭子抽打工人。后来来了两位北京电车公司的师付来学习电焊技...
86
知识出处: 天津市市立通俗图书馆月刊 | 类型: 照片
87
知识出处: 河北建设公报 | 类型: 照片
88
知识出处: 河北建设公报 | 类型: 照片
89
知识出处: 河北实业公报 | 类型: 照片
90
知识出处: 河北实业公报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