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姜黎川” 相关
共 103 条 7 / 7
9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 时代: 不详
袁子正,男,胶东镇小姜戈庄地主,姜黎川的姨夫,1946年逃跑时把土地、粮食全部分给了农民。尽管这些粮食本来是农民凑给他的,但是分粮分田时还是由村先生记明了各家各户分到的数量。为此,国民党和袁子正多次组织还乡团反扑,对胶东镇小姜戈庄村进行骚扰...
92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军事机构
1941年5、6月间,鉴于于学忠与沈鸿烈矛盾甚大,李先良感到鲁东政局未必长久,遂建议沈鸿烈建立青岛市行政机构,以为将来开展青岛市工作的张本。沈鸿烈深表同意,即委派李先良为青岛市政府秘书长,就近规划进行。李先良得到沈的同意后,在莱阳成立了青岛...
93
知识出处: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以后,国民党接受大员纷纷从重庆飞来。原在青岛的敌伪汉奸,在张乐古和李代芳等的包庇下,万头钻动,攀亲援友,重作新贵。而𪊽集在青岛的大批“抗战”八年的原胶东游击队匪徒,除极少数另有政治背景混入“劫收”行列,多数流浪街头,啖饭无...
9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教育
1935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大店村贫民出身的国民党将领姜黎川筹资在村东北太平寺庙址上建起1一6年级的复式小学,校名为“开明小学”。校风是“忠孝仁爱、礼义和平校歌云“崂峰之秀,沽水之灵,独为吾村鍾。传世二十、传世三百,依然尚父辈风,惟我父兄...
95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9年8月在莱阳朱兰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七区专员郑维屏、山东第十八旅旅长张金铭和第一旅旅长姜黎川的代表;第十三区司令赵保元,九区专员蔡晋康,山东省第二十六旅旅长秦毓堂,七区二旅旅长王兴仁、三旅旅长丁綍庭、四旅旅长苗占魁、五旅旅长张建勋...
96
知识出处: 胶南文史资料 | 类型: 军事事件
一九四一年秋天,姜黎川率“独立第二挺进纵队”来到这一地区,司令部住在市美。姜黎川的三团团长刘德泉兼任胶县六区区长,父亲继续担任六汪镇镇长职务。
9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5年8月25日,为更好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胶城,进行了战略转移。不久,国民党第八军和姜黎川、李永平、张步云等国民党游杂部队及伪军也先后窜进胶城,形成"蒋、日、伪合流”局面。当时《胶东日报》称这五支部队同驻胶城...
9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蒋介石于1946年6月2日曾亲到济南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白崇禧、顾祝同、王耀武、夏楚等敌高级将领,还去青岛召开了军事会议,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此时,胶济线东段由赵保原、蔡晋康、王豫民、姜黎川(此时由韩福德带兵)、李德元、李永平(此时由李贤斋...
9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38年沈鸿烈组成山东省政府,经姜黎川前去面报请示,予以山东保安第七旅番号,加委姜黎川为旅长,丁德先、徐明山为副旅长(徐兼胶县县长,姜澄川为秘书长)。由于胶济铁路横贯胶境,为了便于指挥,姜部分为路南、路北两个司令部,姜在路北,徐在路南。
100
知识出处: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1939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增拔海阳县为姜黎川部队驻防区域。姜在海阳驻防一年余,由于同顽军赵保原、秦玉堂不断磨擦,又经沈鸿烈调回胶县南乡。
101
知识出处: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一九四七年中央监察院要求青岛市补选监察委员一人,规定由青岛市参议会选举。当时曾引起李代芳派和姜黎川派双方激烈的斗争。李派以朱乃洪(青岛大河东村人,原为李先良的民政科长,因经办参议员选举,操纵了区参议员的全部席位,为李代芳派的中心人物之一)为...
102
知识出处: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一九四七年姜黎川在青岛当选为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在这次选举中,姜黎川的选票是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中统特务的威胁;(二)私人收买;(三)李先良的舞弊。
10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大店村贫民出身的国民党将领姜黎川筹资在村东北太平寺庙址上建起1一6年级的复式小学,校名为“开明小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