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乐安县志
金溪县志
南丰县志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116
/
172
1726
一、面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1984年林业局《森林资源统计汇编》资料: 东南中、低山的杉、竹区计山林面积114.74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41.2%。有林地面积为74.35万亩,疏林地12.88万亩,灌丛林1.6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88万亩无林地24.95万亩。...
1727
二、蓄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森林总蓄积量根据1974年调查有580.59万立方米〔其中谷岗、招携、坪溪3个乡(镇)的用材林蓄积量占全县森林总蓄积量的38%〕,毛竹995.99万根〔其中谷岗、招携、坪溪3个乡(镇)的毛竹占全县毛竹总量的72%〕。至1978年底活立木...
1728
第二节 营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谷岗、招携、坪溪、南村、潭港等地群众,均有采集板栗、油茶、油桐、粽榈等种子的习惯。对杉、松种子只有少量采集。其时营林生产都是个体经营,采种率低,致使丰富种源未能充分利用,年采种数量也无从可考。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林木种子的采集。历年...
1729
一、采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林木种类繁多,种源丰富。建国前,谷岗、招携、坪溪、南村、潭港等地群众,均有采集板栗、油茶、油桐、粽榈等种子的习惯。对杉、松种子只有少量采集。其时营林生产都是个体经营,采种率低,致使丰富种源未能充分利用,年采种数量也无从可考。建国后,党和...
1730
二、育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5年,国民党县政府建设科在桥背建立了苗圃一所,进行苗木培育。仅能供应县镇机关、学校每年植树节造林所需的苗木。建国后,1950年县人民政府在东门外建立森林苗圃1所,有专职人员3人,育苗30亩,培育各种苗木36万余株。1964年又在山砀增...
1731
三、造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4年,全县植树12.7万株。树种为松、杉、桐、柳、李、茶、竹、梨、栗等。成活率极低,其他年份植树无统计资料。但由于林权、劳力和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未能落实,兼之管理不善,不少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后在外省引进了苹果、雪梨、水蜜桃、菠...
1732
四、抚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本县开展了大规模群众造林活动,但由于忽视了抚育管理,造林保存率很低。1970年后,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又兴办了社、队林场。采取民造、专业队管,贯彻“造一山,管一山,成林一山”的原则,提高了成活率。至1981年底幼林抚...
1733
第三节 采伐 运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木竹的采伐由国家经营,其生产材种以杉木、松木、杂木和毛竹为主。1954年至1985年,全县村以下各种合作社组织和农民木竹采伐量计木材135.53万立方米,年均4.24万立方米,毛竹1162.91万根,年均36.34万根。1963年起...
1734
一、木竹采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木竹都是个体商人经营,自伐自销。建国后,木竹的采伐由国家经营,其生产材种以杉木、松木、杂木和毛竹为主。1954年至1985年,全县村以下各种合作社组织和农民木竹采伐量计木材135.53万立方米,年均4.24万立方米,毛竹1162...
1735
二、木竹调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木竹均系私人经营,自由交易。毛竹至1958年底全部收购上调共162.26万根。9年年均达18.03万根。1954年起木材按国家下达计划完成。根据“先国家、后地方,先上调、后地销”的原则,到1985年的32年中上调国家本材共131...
1736
三、木竹运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水陆交通极不方便,木竹运输只有从牛田、谷岗、公溪、万崇4条河水运。但河狭水浅,载运量有限。凡路远山陡的山上木竹,从无采伐,听其自生自灭,或作燃料,或作造纸原料。建国后,木竹运输通过两个渠道: 水运牛田河,1970年因洞口建水坝不...
1737
第四节 森林保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森林保护工作。1955年成立了“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相应成立了小组。先后又在坪溪、银口、石塘、罗家圩、罗陂、西坑、上保等全县重要隘口设立了7个水、陆木竹检查站。1982年根据国务院保护森林有关通知精神,县人民政...
1738
一、护林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山林权属私有制,并无护林机构的设置。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森林保护工作。1955年成立了“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各乡(镇)相应成立了小组。1962年3月在牛田大桥桥头设立了水上木竹检查站。先后又在坪溪、银口、石塘、罗家圩、罗陂、西坑、上...
1739
二、防病防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没有森林病虫防治机构,常出现大片森林被白蚁蛀蚀和松毛虫食光整山松叶,山主毫无对策。国后,本县森林的病虫害最严重的是1960年发生的马尾松毛虫、星天牛虫害,有1.29万多亩松木遭受伤害。县人民政府为防治松毛虫的发生和蔓延,先后在鹏州、...
1740
三、林业“三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由于山林权属私人所有,山林纠纷时有发生。1981年6—9月,在望仙公社开展了林业“三定”试点工作。1982年9月全县铺开,年底结束。在“三定”中解决山林纠纷2141起,计面积17.74万亩。已颁发了山林权证的占山林总面积的98.82...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