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周恩来” 相关
共 31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周恩来总理为全面贯彻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 线,在1967——1977年间,坚持为甘肃河西地区派 出北京医疗队,共10批4000余人,和当地医务人 员一起,为改变河西走廊缺医少药的面貌,宣传党 的医疗卫生政策,调查研究,防病治病,开展“两管五改...
1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在1967——1977年间,坚持为甘肃河西地区派出北京医疗队,共10批4000余人,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为改变河西走廊缺医少药的面貌,宣传党的医疗卫生政策,调查研究,防病治病,开展“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
1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等领导,应朝鲜政府的邀请,到朝鲜商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土的有关问题。协议签定后,周恩来总理一行,从平壤驱车来到会仓郡志愿军总部驻地。 志愿...
1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作者对于1952年选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卫生行政会议聆听周总理讲话印象深刻。
2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1999年11月20日,“神州”号发射成功的背后凝聚了许多人员的汗水与心血。
2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火箭起竖对接现场宛如战场。
2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烈士们宛如永不消失的彩虹。
2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人民防空历史沿革包括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防空、建国后的人民防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人民防空。
2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7169部队在酒泉北部建设导弹发射基地的过程,从基地的勘察选址、建设部队的调动组建、基地建设的艰辛,到最后地地导弹试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有今天的辉煌,这支部队功不可没。
2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经过勘察,中央军委决策,导弹基地选址在酒泉北部的荒漠戈壁上。随即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的建设导弹试验靶场的特种部队。并将选定的基地地址内的原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及周围几百公里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牧民...
2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国各地调部队,集中兵力进行建设。从1958年3月30日中央军委的第一个调令起,导弹基地先后调来12个工兵团、2个步兵师、1个铁道兵师、2个汽车团、1个通讯工程团、2所医院以及工程技术大队、通讯营、勘察队、印刷厂、木材加工厂、...
2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1955年秋天,到银达乡五四永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期间的几件事。
2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1955年8月,正是夏收大忙季节,银达乡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割麦子、挑捆子的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活只嫌慢,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由于银达乡农业生产合作社起步早、规模大,不仅在全县属首创,而且也是全省有名的大社,很快引起各级的关注...
2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简述了七七事变后中国战场的形势变化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转变。
30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