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8条
析出资源
72条
图表
5条
事件
1条

检索条件

与 “博尔塔拉河” 相关
共 78 条 3 / 6
31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1、离心泵提水开采区
32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8年(1939)7月14~24日,因连日降雨,四棵树至果子沟(含三台)公路遭受损失,许多路基、桥涵被冲坏,冲毁公路2公里、水渠10余公里。
33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2年(1943),夏日布呼村16户农民因旱灾,345亩地无收成。
34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唐永徽二年(651),西突厥首领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背叛唐朝,与其子咥运率众西走,据咄陆可汗之地,总有西域诸郡,建牙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统摄咄陆、弩失毕十姓。
35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城西包括阿热勒托哈牧场、小营盘区和青得里乡的大部分,耕地面积(包括成林果园)16.8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2.82%,人口38691人,劳力14381人,人均耕地4.32亩,劳均耕地11.68亩。其中阿热勒托哈牧场耕地较多,人均10...
36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城东包括良种繁育场,达勒特乡和乌图布拉格乡的大部分,耕地10.71万亩,人口18727人,劳力7829人,人均耕地5.72亩,劳均耕地13.7亩。气候温和,积温高,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多大风和干热风灾害,冬季积雪少而薄,处于博尔塔拉河下...
37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50~70年代,毁草种粮,滥开草场较为普遍,到1979年,被开垦的草场共达162000亩,而且大多是有水有草的一类草场。沿博尔塔拉河坝,树林被砍伐一光,继而是河坝大畜草场几被开垦殆尽,导致大畜锐减。1965年牛存栏20561头,1976年只...
38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各乡(场)每年均有发生,呈季节性流行。历年最早见于6月,最晚见于8月中旬,感染率在23~45%之间。红血球受污染达82%,死亡率平均为30.45%。以引进品种良种牛,而第一次在农区过夏时,最易感染发病,尤其是短角红牛,感染发病率最高。本地品...
39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市荒漠次生林面积大、分布广。60年代初,在博尔塔拉河谷一带,生长着苦杨、榆树、河柳、沙棘、柽柳、刺蔷薇等乔、灌树种,连片成带,在林间生长着野苜蓿、三叶草、野稗等许多优良牧草和一些药用植物,覆盖度达90%以上,面积5万亩。城北的吉格代布拉格...
40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博乐市位于博尔塔拉河的中下游,为半干旱荒漠气候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贯彻执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方针,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水利建设,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逐步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
41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1、水文站1972年1月,博尔塔拉河流域水文站移交县农牧局管理,有技术干部3人,技术工人1人。1975年,移交水电局管理,技术干部3人。1977年8月,由州上收回。
42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博乐于宋末就大量种植稻麦,兴建引水灌溉工程。乾隆二十九年(1764)4月,察哈尔八旗进驻博乐守卡屯田后,逐渐开渠引水灌溉。初时,利用博尔塔拉河水灌溉河南岸地亩,利用山泉水灌溉北山坡。咸丰二年(1852),由蒙古族崔兰带领一伙种地人,在亚曼塔...
43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从“八一”水库泄水闸博尔塔拉河南岸引水,长6.5公里,设计流量1.2立方米/秒。完全采用混凝土现场浇注,控制灌溉面积0.84万亩。1965年冬动工,1969年竣工,总投资6.99万元,其中社队自筹3.78万元。除供红光大队一、二、五3个农业...
44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1966年勘测设计,西起温泉县十月公社西南3.2公里,自博尔塔拉河北岸引水,东至农五师八十四团场,全长31.7公里。按照各用水单位受益大小、合理负担的原则,由温泉县十月公社、博乐燎原公社、胜利公社、前进牧场、农五师八十七、八十四团场及军分区...
45
知识出处: 博乐市志 | 类型: 正文
位于博尔塔拉河中下游,市城东南5公里处。1958年,由州水利科勘测设计。1959年在自治州领导下,组织本市燎原、星火、新生3个公社的民工兴建。由于设计使用木制闸门,造成双孔泄水涵洞闸门不能启闭。1963年3月,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责成建工二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