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劳动人事” 相关
共 38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劳动情况
1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下放知识青年转为农村户口,第二年新粮登场转吃农业粮。每个知青点有1名“老农”传授生产技术,1名干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每个知青下放由财政补助200元。是年成立广昌县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下设安置办公室,人员编制7...
1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政府动员城镇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每个知青点有1名“老农”传授生产技术,1名干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每个知青下放由财政补助200元。是年成立广昌县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下设安置办公室,人员编制7人。又...
1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工业“大跃进”,大量城镇闲散人员得以安置,还从农村上调大批劳动力进城当工人。1972年,广昌招收林业工人200人,其中林业部门的临时合同工挑选30人,农村上调170人。在留城青年、下放青年中招工补员257人,其中补充全民单位23...
2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1~1963年10月的国民经济调整中,采取“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措施,下放国家职工及其家属608名,居民893户、2986人,减少城镇人口3415人。次年8月吃农业粮。1968年8月1日~1970年12月31日,广昌县革命委员会...
21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贯彻“介绍就业、自行就业”的方针。1958年,工业“大跃进”,大量城镇闲散人员得以安置,还从农村上调大批劳动力进城当工人。1970年招工799人,其对象以招收贫下中农子女为主,适当招收下放1年以上的知识青年689名;从广昌县“共...
2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县劳动服务公司成立,附属县劳动人事局内。1984年,县属有关单位和各乡镇先后成立劳动服务站,共23个,负责就业人员调查、掌握劳动力资源及待业人员变动,配合劳动主管部门安置待业人员就业。并实行条、块双重领导,业务上受县劳动服务公司...
2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负责健全法规、监督检查、宣传教育、组织推动、交流经验、科学研究,并配有1名干部处理日常工作。各企业单位也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至1984年,县属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350个,由企业负责人兼任主任(组长)。企业生产科、车间、班组设专职(或兼...
2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各企业在统一标准下制定发放、使用、回收制度。国国营商业部门统一供应。之后,购置发放由本企业单位会计把关,县财政局监督,国营商业部门设专柜供应。保健食品1975年,开始在全民单位推行保健食品供应制度。保健范围标准报经县劳动主管部门审批。197...
2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各时期工资情况
2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前工人调动甚少,手续也不健全,尔后逐渐完善。1977年,县内调动由本人申请,单位主管领导同意,报县劳动局批准;跨县、地区、省调动,除履行上述手续外,还须分别报地、省劳动主管部门批准。是年调动的对象均是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父母年老多病...
2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各时期离休退休情况
2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至1990年,离职休养老干部66人。其中女干部2人;属于1937年7月6日以前者2人,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30日者12人;1945年9月3日~1949年9月30日者52人;享受地级待遇者2人,县级待遇者22人。老干部离休后,政...
2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4年,广昌县档案室有1名科员年满60岁,经省批准退休,工薪百分之百照发,生活补助除外。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职工年轻,60年代只有个别人退休。“文化大革命”前期退休工作中断,1973年恢复。1982年规定,凡是新中...
3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及其之前,有仕宦致仕记载。1944年,广昌县档案室有1名科员年满60岁,经省批准退休,工薪百分之百照发,生活补助除外。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职工年轻,60年代只有个别人退休。“文化大革命”前期退休工作中断,1973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