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利津县” 相关
共 2469 条 24 / 165
34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自实施招商引资以来,全县共引进投产、在建项目1630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其中,过500万元的项目243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14.56亿元;过1000万元的项目47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10.3亿元。全县落户工业领域的外来投资...
34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述了重点企业分别是:利津齐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利津县泰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市金泽毛纺有限责任公司,东营市金海织布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市铁人抽油杆有限公司,“大唐人家”上海花园别墅区等。
34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编分为两章分别是:第一章财政,第二章税务。
34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六节分别是:第一节机构设置, 第二节财政体制,第三节财政收支,第四节财政管理,第五节财源建设,第六节农村税费改革。
35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节描述了1985-2002年县财政局内设人秘股、预算股、预算外股、农业财务股、企业财务股5个行政股。
35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建国初期到2002年财政改革。东营市政府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中央关于新老体制渐进过渡的规定,在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确定对利津县仍继续实行原来的“收入全留,定额...
35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写了财政收支其中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干部职工工资支出 ,生产建设性支出 ,各项事业经费支出)。
35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财政预决算,预算外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全额预算管理 ,差额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物价大检查。
354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述了1995-2002的财源建设。财政困难县必须正视困难,加强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5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和省、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利津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抽调力量,组成工作队,深入到各乡村、户,逐户、逐地片进行土地丈量和测算,经过一年的测算准备,在全县农村全面实施了税费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35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分为六节分别是:第一节税务机构, 第二节税制改革,第三节税种税率,第四节税收征管,第五节税源培植, 第六节执法监察等。
35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县税务局设人秘股、计会股、税政股、稽征股。下属利城、盐窝、陈庄、罗镇、北岭、集贤、汀河、虎滩、王庄、店子、北宋、明集、南宋、刁口等14个税务所。税务局分开,分别设立利津县国家税务局和利津县地方税务局(简称国税局、地税局)。
35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县按国家规定,实行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把原来征收的各种税,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征收不同的税种。相应改革税收征管制度。
35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开征的税种,分为财政部门征收的农业税和税务部门征收的工商税。 财政部门征收的农业税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4种,简称“农业四税”。
36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节分为税收,利津县开征的各税种,分为财政部门征收的农业税收和税务部门征收的工商税收两大类。征管(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与税款交纳方式,稽征检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