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利津县” 相关
共 2469 条 21 / 165
30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1981-2002年的粮食收购储藏。利津国家粮食储备库建成,实行微机化、自动化管理,储粮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30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包括非农业人口的粮油定量供应,农业人口粮食供应,工业、食品加工业用粮供应,军粮供应, 牲畜饲料供应。
30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包括粮食加工:利津县面粉厂的创建,生产能力。油脂加工: 利津县的油脂加工,最早由供销系统经营。
304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有四节分别是第一机构,第二节体制改革,第三节经营网点,第四节物资供应。
30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物资局县物资局行使全县物资单位行政与经济管理职能。 物资企业,县物资局下属企业有:木材建化公司、金属机电公司、燃料公司、金属回收公司和陈庄物资站。
30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包括经营体制改革县物资系统在物资流通体制上实行计划分配与议购议销并存的”双轨制“。物资企业改革,县物资局开始在全县物资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县物资总公司所属企业全部改由民营。
30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包括物资系统的经营网点县城以内有木材建化公司,主要经营木材、水泥;金属机电公司,主要经营钢材;燃料公司,主要经营煤炭;金属回收公司,主营废钢铁收购和销售。县城以外网点有陈庄供应站,主要经营木材。
30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6年,物资经营沿袭计划经济模式,以计划调拨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供应的主要物资为钢材、煤炭、水泥、平板玻璃、木材、化工、轻工和机电产品等。至1992年,利津物资系统商品购销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期间,1989年效益最好,实现利润21...
30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分为四节分别是:第一节经营机制,第二节经营网点,第三节销售,第四节中药材收购。
31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县药材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归口商业局管理。药材购销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调拨、统一管理”的经营管理体制。80年代,利津县药材公司隶属于滨州地区医药公司,归口利津县商业局。1988年归口东营市医药公司直...
31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国营网点1986一1993年,利津医药分公司下设利城,批发部、陈庄批发部和城关零售部、陈庄零售部。1993年5月到2002年3月,利津医药分公司(经营部)下设县城和陈庄2个批发部,县城4个零售部,陈庄1个零售部。2002年4月起扩大经营,利...
31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6年起,国营医药网点的职工积极开拓医药市场,在满足全县各医疗单位用药的同时,还把服务供应面扩大到河口、垦利、章丘、寿光、临淄、滨州市以及山东省和胜利油田所属的十几个二级医院。
31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县野生中药材资源有三百余种,但尚欠深入开发利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后,农民大量开垦荒地,使用除草剂,许多野生中药材濒临灭绝,造成收购量不断减少。又因人工培植的一些中药材有效成份含量达不到指标,使中药材收购和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全县收购的中...
314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土特产包括,益母草俗称坤草,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为四棱形,叶片如掌,近似披针形,六、七月间开花,花呈淡红或紫红色,生长叶腋,聚成轮伞壮花序,花冠外被长着绒毛,结黑褐色三棱形子坚果,在益母草的开花时割取全草,除去杂物...
31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益母草是利津县地道野生中药材。早在清代,山东戈武益母草闻名全国(戈武原是利津县村庄名,后划归垦利县),清代康熙《利津新志》记载:“益母草,戈武最有名”。其实这种药材在利津境内分布较广,凡河滩沟坡渠边湿润地带均有生长。益母草俗称坤草,唇形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