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农业生产” 相关
共 21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91年来,化肥品种有尿素、碳酸氢氨、复合肥、钾肥、磷肥、氨水等。九江市是省粮棉重要产区,化肥需求数量较大,除省、市厂家货源外,还需到外省采购填补不足。1994年前,由市计委及省级公司按照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分配。1994年8月后,国务院下...
2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91年来,市棉花产量和收购量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棉花质量、纤维长度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重要产区。彭泽、九江、瑞昌、永修、湖口、德安、瑞昌等县市,都属优质高产棉区,皮棉单位亩产量达100公斤以上。最高1994年总产量达219...
3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贫穷农民只有简单再生产手工工具,新中国建立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分得土地,部分农民购置耕牛及犁、耙、耖、水车等农具。合作化时期,大中型农具折价人社,农民仅自备一些小农具。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又...
4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生产条件第一节耕地境内耕地几经变更。据明《嘉靖九江府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人均占有耕地(含山塘,下同)7. 87亩;永乐十年(1412)人均8.86亩;成化十八年(1482)人均12.69亩;弘治五年(1492)人均12....
5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正文
耕作工具境内传统工具有牛、犁、耙、耖、轧磙、锄头、扒锄、锹、铲、草锄、禾扒等;1953年,试用双轮双铧犁,1964年,改良犁、耙、耖,并引进拖拉机。70年代,拖拉机数最增加,牛产队有手扶拖拉机,后发展到多种类多功能农用机械,如用于垦荒、铲运...
6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章作物种植第一节粮食作物水稻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据史料记载,水稻在境内已有4500年的种植历史。区辖乡(镇)除牯岭镇外,均有种植。主产区为赛阳、莲花、新港、虞家河、周岭、威家、高垅、海会。1949年,水稻种植主要...
7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 2011 | 类型: 正文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突出主导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广良种良法,提升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尽管九江市遭到年初低温多雨和6、7月份洪涝灾害,由于不失时机地抓好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全年粮食生产仍获得丰收,...
8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 2011 | 类型: 正文
以圩堤加固整治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提高防洪能力。完成81座国家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开工新一轮国家规划内的24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启动68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应急除险。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改...
9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4 | 类型: 正文
2003年,九江市农业生产遇到严重旱灾,粮食生产形势呈现出“三减一提升”局面,即播面减、单产减、总产减,收购价格提升。全市畜牧兽医工作紧扣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克服“非典”和特大干旱的影响,以调优产业结料、突出无公害生产、狠抓产品质量...
10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修县建国后大力兴建水利灌溉设施,改进科学灌溉方法,发展机电排灌,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11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统计表
12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统计表
13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统计表
14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二册 | 类型: 统计表
15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