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内丘县” 相关
共 4354 条 38 / 291
55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人民躬耕垄亩,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物栽培技术。
55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耕地整地分为耕、耙、耢三个环节。一为疏松土壤,灭茬保墒。二为掩埋肥料兼有灭虫作用。在播种前将耕地深翻,而后用耢耢地,以保持平整和保墒。如果土壤结块严重,还用耙耙地,以耙碎土壤板结块(坷垃)以利保墒。内丘县有秋耕的传统,即在一...
558
施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施肥形式有底肥、追肥两种。底肥是在作物播种前,结合耕地整地,将肥料均匀撒布地表,翻耕后埋入地下。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中在田间开沟或挖穴埋入肥料,也可结合中耕撒施肥料,也有液肥根外喷施。秋播作物及春播作物底肥使用充足,但夏播作物...
559
播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栽培技术播种,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豆类、棉花、玉米等。
560
小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小麦20世纪50年代前,多为宽垄稀植。5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合理密植,亩播种量7.5~9公斤。70年代后实行宽垄密植,套耧播种,又使用小三角耧播种。小麦产量逐年增加,但也出现了过度密植违背科学规律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
561
玉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玉米多为麦垄套播或贴茬播种,种植方式采用大小行种植,播种时间麦垄套播在5月中下旬,贴茬播种麦收后马上进行,部分春白地在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密度:20世纪50年代每亩2000株左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亩3000株左右,80...
562
谷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谷子麦收前播种的为早谷子,麦收后播种的为晚谷子。夏至前有墒均可种植。平原区亩留苗4~8万株,丘陵山区亩留苗3~6万株。
563
高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高粱谷雨后夏至前均可就墒播种。亩留苗3000~5000株。
564
豆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豆类有春播和夏播两种方式。芸豆、豇豆等杂豆在谷雨后即可依墒情播种,民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黄豆、黑豆、绿豆一般为麦后贴茬播种,时间在夏至前,民谚有“伏天不种豆田”之说。另外,荞麦在中伏后末伏前播种,有耧播亦有撒播。秫、稷...
565
棉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棉花一般为春播,民谚“枣芽发,种棉花”。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20日左右。1987年始有夏播棉,播种时间在5月20日左右。20世纪50年代前棉花为旱地种植,密度稀,50年代末开始更新品种,推行合理密植,70年代后一般每亩为350...
566
甘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甘薯早春过惊蛰,做温床育秧,谷雨后开始栽种春薯。整地起埝插秧,也有平栽和平栽捧堆。夏至后,待薯蔓长至一米后可剪下,裁20厘米段作秧栽种夏薯。一般为每亩2000~3000株,夏薯可适当增加株数。20世纪70年代初期曾用小块甘薯...
567
花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花生春播花生时间在谷雨前后,一般是用大三脚耧开沟,手点籽,耢平复土;亦有刨坑点籽。20世纪90年代用机引点播机播种。夏播在小满前后。
568
芝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芝麻可春播,亦可夏播,以春播为多,亩植一万株为宜。
56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油菜籽播种时间在伏天为宜,晚则不能安全越冬。
570
蔬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蔬菜越冬的如菠菜与小麦播期相同。早春惊蛰就开始耕整菜地,依品种适时播种。20世纪80年代后,地膜覆盖,大棚温室技术的应用,各种蔬菜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