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云南省” 相关
共 5915 条 6 / 395
76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典籍中最为壮阔宏伟的长篇巨作,他从开天辟地唱起,以优美的神话故事形式记载了景颇族人民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中留下了历史前进的脚印。
77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谚语是景颇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短小精炼的文字样式,他是景颇族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景颇族谚语一般具有词句精炼句式整齐,想象丰富音乐铿锵寓意深刻的特点,景颇族谚语内容丰富渊远流长,在生活中使用率...
78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把年岁称为“尼因”,季节称为“勒多”,月称为“诗达”,天称为“恩退”。一年分为四个“勒多”、12个“诗达”,一个“勒多”有三个“诗达”。另外,景颇族还把一昼夜的时间划分为10个时辰,一个时辰定为两个小时24分钟。白天五个时辰,夜间五个...
79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是山居民族,村寨多建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气候温和、依山傍水、靠近森林的地方。从远处望去,高山逶迤、森林繁茂、绿翠环抱,一幢幢竹楼在万绿丛中若隐若现,这便是景颇族居住的山寨。
80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水田和旱地耕作是景颇族的主要生产基础。谷类作物以水稻、旱谷、玉米、荞子、小麦和高粱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还种植一些瓜果蔬菜。水田,是开在山脚下的梯田,旱地,是开在山腰的火烧地,都以稻谷为种植品种。至今在边境一带的山区仍可以见到歇耕的...
81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竹筒饭是景颇族独特的饮食。以前男子上山狩猎,不带锅只带米,煮饭时,砍下竹筒去皮,用竹叶衬隔内壁,装入米和适量的水,用竹叶塞紧竹简口,架上篝火上烧煮。烧熟后用长刀劈开即可食。从山林中采集的野菜、野果,是餐桌上的家常菜。
82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还未南迁前就有了“唱木占”、“唱恩准”、“跳舞”、“唱歌”、“弹口弦”、“吹笛子”、“耍刀”、“唱情歌”、“斗牛”、“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抓石子”、“猜谜”、“猜掌中物”、“射箭”、“射弹弓”、“顶头”、“玩巴豆”、“举重”、...
83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相传景颇族从宁贯瓦时代,开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婚恋习俗,传说古代在很长的时期盛行了,男子出嫁以后才转变为女人嫁男人,据说曾有一对男女将举行婚礼,女方准备好酒席娶男的过门,但男的说没有准备好,他一会说衣服筒帕长刀都没有准备好,一会又说竹箩还没有...
84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的婚恋方式和特点是实行单项姑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的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所以景颇族称岳父为舅父岳母及舅母公公与姑父同称婆婆与姑母同称,这种单方姑表婚形式,形成了景颇族社会中所谓的丈人种和姑爷种的关系。
85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结婚首先要请神司董萨占竹卦,选择要娶的对象再请媒人说亲,结婚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弄孔然意思是讨妻子或娶女人,经过说亲定亲等形式后,正式举行婚礼,此种婚礼聘金较重,历史上只有贵族山官及富有人家才能举行这种婚礼。
86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在景颇族的婚恋习俗中严禁同姓男女结婚,因为同姓起源于共同的祖宗都是亲兄妹,因此青年男女交往要先问清对方的姓名才能交往,除此之外姨表兄妹也严禁通婚。
87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人在景颇山的怀抱中不愁吃不愁穿,所有人翱翔在自由的天地间,形成了奇趣独特的婚礼习俗,景颇族的婚礼各地大致相同,但也因居住地域和不同而稍有差异,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形式,当青年男女深深相爱后经过一定的礼仪,双方商定了彩礼的数...
88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姓名是一个符号,他表示把这个人与那个人区别开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定的符号,就这么一个符号,各民族有其不同的取法和形式特点,体现了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及民族性格,景颇族的姓名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演化发展而成的,约定...
89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近代景颇族在进入以地缘联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以后,家族关系就逐渐松弛,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就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家庭里父亲是家长,子女从父姓是系按父系计算,父母与子女间有抚育和赡养的责任。
90
知识出处: 景颇族篇 | 类型: 其他
景颇族的传说中,通常人的一生有3次重要的仪式,分别是出生仪式、结婚仪式、高寿时的丧葬仪式,因此景颇族新生儿出世时要做长平筒、舂生姜和牛肉干耙命名仪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