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九江县” 相关
共 1665 条 66 / 111
976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6年3月,九江县广播收音站改建为县广播站,机房设市区山川岭,面积180平方米,除转播中央、省广播电台和地区广播站联播节目外,开始自办新闻节目。1958年冬,港口公社幸福大队亦建起全县第一个农村广播站。
977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9年1月至1961年9月,九江县广播站并入市广播站,一般只管城市广播,农村广播站仅3个。60年代初,农村广播站全部撤销。1965年,重建公社(场)、大队广播站4个。
978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8年10月,九江县广播站并人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呼号仍用“九江县广播站”。1969年8月,恢复县广播站建制,借用原沙河公社机关二楼作站址,内设播音室、采编室、维修组、广播器材服务部,有工作人员12人。至年底,先后建立公社(场)广播站1...
979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2年,九江县广播站迁址沙河街站前东路原县血防站住院部,工作人员增至18人。全县有小片广播网4个,公社(场)广播站18个,编播、机务员51人;大队广播室57个,兼职广播员58人。
980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5年,成立九江县广播管理站,与县广播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址迁沿河北路新楼。1976年,全县有公社(场)广播放大站21个,编播、机务员58人;大队放大站57个,兼职广播员57人,业余维修员158人。1978年,新港、大桥、周岭公社...
981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11月,成立九江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县广播站为其下属单位,局、站合署办公,副局长兼站长。1984年4月,县广播局改为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站、局分开办公。1985年,县广播站内设播音室、采编室、机务组、广播器材服务部,有工作人员24人;...
982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5年,九江县安装广播喇叭40只,沟通广播38个村。1956年,全县有9个乡、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58个自然村安装了广播喇叭。
983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7年,九江县利用电话线路45杆公里,自架广播专线56杆公里,安装广播刺叭177只,其中县城(今九江市区)12只、农村165只,分布5个区的15个乡,广播通乡率为37%。
984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5年,九江县内共有广播线路1028.47公里,其中县城2.5公里、农村1025.97公里;利用电话线路865.97公里,自架线路162.5公里。安装广播喇叭共3517只,其中县城19只、公社(场)驻地24只、大队181只、生产队223...
985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9年,九江县开始试行广播载波,即在县站安装载波发送机,在社站安装载波接收机,通过电话线路传送广播讯号,与电话互不干扰。1973年,全县有18个公社(场)广播站、10个大队广播室开通了广播载波线路,开通率分别为90%、5.g%。同年,自...
986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8年10月,九江县电影管理站并人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8月,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撤销后,电影工作由县革委政治部宣传组直接管理。
987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1年7月,九江恢复县电影管理站,与县人民影剧院合署办公,配备财务统计、放管、检片、发行、器材等专职人员,1973年改设财务统计组、放管组、发行组、器材维修组、行政组。1981年1月,撤销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与影院分开...
988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34年(民国23年),九江县城九江环城路原联城戏院隔壁,曾有一家私人开办的电影院,设备简陋,业期不详。在庾亮南路有一家日本人开设的电影院,一天夜晚房屋被大风吹塌,影院不存。
989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6年5月,九江华康店主之子金宏毅与其大学同学户继明等人筹资500元,从上海请来两位放映师,携带两台提包机和部分拷贝,在环城路原三青团文化官大厅开办青年电影院。因国民党伤兵闹事和劳资纠纷,曾两度停业。1947年1月复业,改名唯一电影院,...
990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7年,九江伤兵医院副官安某在大中路化善堂附近开设光明电影院,经营三四个月后关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