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山岛” 相关
共 99 条 3 / 7
31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主要描述了2005年至2007年间来自台湾和其他地区的多个团体前来东山关帝庙朝拜的情况。
32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关于东山县发现台湾政要谢长廷祖墓的详细调查研究,包括对谢氏的世系问题、祖墓情况、祖居的发现和谢氏先祖的事迹等内容。这些内容详尽地描述了对谢氏历史的深入探索,以及所发现的墓葬、祖居和神主等实物。这些调查结果向人们展示了谢长廷的家族历...
33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忠孝,明朝进士,与郑成功合谋抗清,曾率众抗清失败后投奔郑成功。移居台湾,康熙五年去世。他在台湾纪录郑成功收复台湾及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过程。他所写的《东宁上帝序》详细描述了郑氏崇拜玄天上帝的历史。
34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位于福建省东山岛的“寡妇村”(原名铜钵村)的故事。在这个村庄,1950年蒋军残部撤退台湾时强征了铜钵村的青壮男子,导致91位丈夫去世的已婚妇女长时间守寡。而今,“寡妇村”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风景名胜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的净山名院妈...
35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东山县举办的台湾著名画家陈洪甄画展。陈洪甄先生的作品展示了他70年来的精品画作,其中包括了许多花卉题材的国画。陈洪甄是一位在台湾享有声誉的画家,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并获得大奖。他擅长多种艺术形式,通过一笔画、国画和水墨画...
36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一位在台湾出生的汉族人,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大陆,曾参与过东山岛战役。战役结束后,他在福建省工作,并一直思念家乡台湾和亲人。他在庐山地区工作期间尝试与家人联系,但受到组织的批评,后来他通过渔船转交信息给家人,并随后担任对台办的职务,为...
37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国民党陆军官校在台湾招收了一批来自大陆的流亡学生和军中知识青年,经过军事教育并取得专科学历,其中大部分人晋升至中校以上军衔。另外,文中还提到了台北市福建东山县同乡会历届理监事暨职员名录,列举了各届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
38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有关明末诗人蔡保祯的一则介绍,内容包括他的出生背景、与黄道周的交往、在清朝时的隐居生活以及著作《柳溪集》的存世情况。蔡保祯以孝道著称,诗作多描写现实民生,展现了他的爱国爱乡和忧国忧民情怀。
39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洪少真和洪国瑞父子二人的生平事迹和部分诗作。洪少真曾为秀才,善诗、书、画,有诗、书作品存世。洪国瑞是洪少真之子,科举废除后随父就教,后到新加坡、印尼等地谋生,返乡后任东山县第一届工会副会长,有少许诗作留世。
40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香谱先生是民国时期东山铜陵人,出生于城内一书香门第,性恬淡,喜游吟,号其居所为“隐斋”,以诗茶自乐,著有《隐斋诗集》一部。本文记述了陈香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部分诗作,包括他的性格、爱好、著作以及与学生欧志元等作序的情况。此外,本文...
41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巽夫先生是东山铜陵人,1937年到新加坡谋生,曾任马来西亚马华公会秘书。他平素喜好吟咏,以诗酒自娱,虽寄身客地身世飘泊,却屡寄吟稿回乡投登于民国年间的《东山新报》。林巽夫先生的诗作后来由其哲嗣梅亭先生录存30余首,于1977年手...
42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蔡保祯是明未诏安五都南湖人,工诗善文能画。黄道周是明末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两人相识于明万历四十年,并结为好友。蔡保祯的著作有《柳溪集》,黄道周曾为其作诗《蔡方平先生赞》和《蔡清溪先生行状》。
43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刘汝明回忆录中描述了他晋见蒋介石的情况,以及蒋介石对东山的印象。除此之外,还提到了1949年蒋介石派兵进攻东山岛的事件,并推测了蒋介石作出此举的原因。探讨了蒋介石选择进犯东山的可能联系。
44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文中介绍了张氏家族祖先学敏公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勤勤恳恳行医、乐善好施、对贫困人群的关怀和以及学术的专研,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以及他的病逝对社区的影响。
45
知识出处: 東山岛文史第21-22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父亲对古典诗词创作的见解和他所作的诗三首。父亲认为,除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技巧外,诗人还必须具备生活、时代和感受能力。他的三首诗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民族苦难和报国之志。全诗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向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