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15 条 308 / 668
4606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二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6年11月20 日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及博物馆非 常重视,派专人看护。近年又成立“锁阳城文管站”,制订了一 系列管理措施。
4607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冬至1980年初,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以知识青年为主体,包括城镇无业青年、市民及职工家属为对象的上山下乡运动。
4608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呈现高潮,无产阶级彻底革命的口号非常响亮,这年的12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王秀兰“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主动要求下乡的事迹。
460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4610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9、10月间动员开始,12月达到高潮。清理寄居城镇的农民临时工、合同工,令其返乡务农。
4611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9、10月间动员开始,动员城镇居民、职工家属下乡安家落户,从事农业生产。
4612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9、10月间动员开始,对“地富反坏”等所谓的“十种人”,实行强制遣送,勒令下乡接受监督改造。
4613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9、10月间动员开始,接踵而随的是动员数量多,涉及面广的历届和应届高、初中毕业未曾考上学校的待业学生上山下乡,插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4614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9、10月间动员开始部分机关干部、职工也被动员到“五七”干校或农林场、站及农村社队劳动锻炼。
4615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运动来势汹猛,有关上山下乡的配套政策,至1969年4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央精神作出明确规定,下达了“有关上山下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上山下乡的主要对象,提出了安置的形式,制定了安置经费标准,上山下乡人员的吃粮供应办法等七个方面...
4616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70年5月,中共中央第26号文件批转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甘肃省、酒泉地区、安西县均相继发出了贯彻中央26号文件精神的通知,使知青下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各级革委会的一项长期任务,每年动员一次。
4617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4618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78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78)74号通知和会议纪要,12月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对知青上山下乡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4619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77年8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再次召开“部分省、市、自治区上山下乡知青先进代表座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李先念、王震、胡耀邦、王任重、余秋里接见了与会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澄清了社会上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路线、方针问题,指出知青下乡...
4620
知识出处: 瓜州文史第三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968年冬,安西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成立,张嘉喜任办公室主任,配备工作人员3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