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851 / 2336
27751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3年元月13日经垦利县政府批准,垦利县公安局、修防段联合发布《关于保护黄河堤防、树株及工程设施的通告》。
27752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7年12月1日东营市政府颁发《东营市黄河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本市范围内的黄河工程,包括临黄堤、南展堤、河口北大堤、防洪堤、南大堤、东大堤、民坝等和上述堤防范围内的河道、南展区、险工、涵闸、控导(护滩)工程及所属工程范围内的各种标志...
27753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山东河务局制定《黄河堤防绿化和收益分配办法》规定:“国有队营,收益分成”,对更新的成材树株按“国五队五”分成。护堤员由所在生产队记同等劳力工分,参加生产队的统一分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护堤员的报酬因堤段...
27754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9年黄委会颁发《关于黄河下游工程管理条例》规定:按工程规模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各闸按黄委会规定下限配备管理人员。但由于修防人员短缺,管理人员配备不齐,且机构也不时变化,麻湾分洪分凌闸、章丘屋子泄洪闸开始为段级...
27755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东营修防处成立,加强了引黄、分洪分凌、放淤渠首工程的管理。大型涵闸设管理所(股级),小型的由分段设专人管理。
27756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山东河务局《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规定:涵闸、虹吸维修养护费从事业发展基金中支付。各涵闸的专项支出,包括大修和抢修均需编造计划,由河务局批准施工。
27757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清光绪18年(1892年)山东巡抚福润曾设迁民局,迁移历城至利津八县滩区村庄,以使河道拓宽。
27758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11月,成立垦利分局(后改修防处)设置供给科。
27759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0年黄委会首次召开财务会议,制订统一财务制度,明确责任,财务管理始入正轨。
27760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实行计划代替预算,以工务部门为主,财务部门积极配合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抢险和临时措施,执行专用代电批复。计划变更,年中、年末调整。
27761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0年河务局制订《财务管理试行办法》,预算管理根据不同费用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一)基本建设。新建、改建涵闸,修防处、段编制全额施工预算报河务局审批。其他建设项目在河务局批准的计划范围内编制全额施工预算,由修防处审批,报河务局备案。(二...
27762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河务局制订《经济责任制试行办法》,规定各项基金使用范围和批准权限,加强了经济管理,注重了经济效果,使经济责任制和政治责任心紧密结合起来。
27763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山东省政府颁发赔偿办法,规定挖地和房屋补偿标准。
27764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7年3月至1948年沿黄人民积极响应渤海区党委和行署的号召,将院墙、影壁、猪圈、石磨、石滚、坟碑石等料物献运至治黄工地。
27765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建立河务局四宝山石料收购站,经张(店)北(镇)轻轨铁路运至王旺庄险工,再陆运到博兴麻湾险工(今东营区)和垦利、利津各险工、控导;自1972年2月建成东(营)张(店)铁路后又在东营设立石料转运站,为垦利及南展、河口治理供应石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