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849 / 2336
27721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7月29日,九二三厂以(69)第63号文《关于黄河河口问题的报告》提出东方红油田需在1971年方可完成全面生产建设规模,如按原计划改道清水沟,将影响和推迟开发计划,要求将改道时间推迟到1973年以后。
27722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8月30日,惠民地区革委会向山东省革委会呈报的《关于目前黄河河口地区保石油的建议报告》提岀:建议采取南展北分、疏通河口的措施减轻凌洪威胁;对东方红油田的保护不宜采取筑堤,而应采取油井筑台和地下输油措施进行开发。
27723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3年12月,黄河治理领导小组在郑州召开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向国务院报告提出:“河口治理,建议水电部、燃化部会同山东省专题研究解决”。
27724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5年12月,河南、山东两省和水电部在郑州召开的黄河下游防洪座谈会上提出:1976年汛期实施改道清水沟,保留刁口河河道作为以后的备用流路。经国务院(1976)41号文批复同意,于1976年5月完成改道任务。
27725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10月,黄委会向水电部报送《流路规划意见》,认为在来水来沙得到有效控制前,长期固定流路比较困难。
27726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3月6日正式提出《黄河河口近期流路安排意见》,认为清水沟流路尚可行水4〜6年。
27727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9月24日,国家计委副主任徐青主持会议,研究黄河河口问题。根据国家计委意见,黄河河口治理规划的任务以水电部为主,石油部配合,先提出一个最近两三年的治理意见,再搞一个较长期的全面规划。
27728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8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由中国民主同盟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持,在东营市召开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
27729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8年6月28日,全国瞩目的黄河三角洲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亦在东营市召开。这次会议是根据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许多代表的提议,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和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省长...
27730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主持成立“疏浚黄河司”,先用铁龙爪进行浚泥试验,后又改制成浚川杷,“以巨木长八尺,齿长二尺,列于木下如杷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绳,两端碇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车绞之,来去挠荡泥沙。
27731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铁门关入海,初时河道通畅,浚淤之声暂息。
27732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建国后,水电部于1977年在天津召开河口拖淤现场会,李伯宁副部长建议在黄河口进行拖淤试验。
27733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9年还从河北省购进120马力湿地推土机2台(系试验产品),在山东河务局科技处指导下改装为水下拖拉机,在垦利修防段进行河道疏浚试验,效果不佳而作罢。
27734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0年,黄委会水科所首次在室内做水槽拖淤试验。虽无定论,却认为对河口治理研究有所裨益。
27735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5年(1936年)5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孔祥榕会同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视察河口时决定在羊栏子附近(乱井子与寿光围子之间)河段进行人工裁弯,取得成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