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816 / 2336
27226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4年(1935年)12月4日日本侵略军对黄河开封至海口河段进行航空摄影,后镶嵌成图,名为《黄河线集成写真》。
27227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5年(1936年)5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托海军测量局测量海口,自羊角沟向北至徒骇河口附近,测至海中水深10米。
27228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5年(1936年)5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孔祥榕率测绘、河防、工程组主任,会同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集,于17日赴河口视察。查勘乱井子及寿光围子间,河道弯曲过甚,溜缓淤阻,应裁弯取直。经核准款5万元,计开挖引河长3公里余,底宽30米,挖深...
27229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6年(1937年)4月奉省政府令,山东河务局改组为山东修防处,王恺如为修防处主任。
27230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6年(1937年)7月26日蒲台县正觉寺(麻湾险工)决口,口门宽2400米,淹及蒲台、利津、博兴、广饶、寿光等县数百村庄。同日,利津甘草窝子扒口宽110米;三合村漏决宽140米,均于水落后堵筑。正觉寺口门至次年花园口改道断流,未堵。
27231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7年(1938年)2月20日日伪山东河务工赈委员会成立,马良为委员长,召集前河务局职员及段汛官兵开始办公。
27232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27年(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西进,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当局密令驻军在河南郑县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水沿贾鲁河、涡河入淮,山东河竭。
27233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3至5月(以下均为公历),国共两党举行黄河谈判,签定先复堤、迁民,后堵口放水协议,联合勘察团到达渤海解放区,行署主任李人凤,利津、垦利县长王雪亭、刘季青等接待,并面陈渤海区修堤、浚河、迁民完竣后,再堵口放水归故道的意见。
27234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渤海行署指示沿黄县抢修码头、渡口,修造船只,以防水到有碍交通。架设 电话专线,保持通信联络。
27235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5月22日渤海区成立修治黄河工程指挥部,李人凤任指挥,王宜之、高兴华任副指挥。行署成立河务局,后改山东河务局。
27236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5月25日为迎接黄河归故,沿黄县不顾农忙和艰难困苦,组织数万名群众,修复原有大堤,加修皇坝和麻湾堵口新堤,接筑西冯至鱼洼、南岭子至一千二村新堤。
27237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6月8日沿黄县组建治河办事处,主任有所在县县长兼任,盖云月、王砚农、杜更生分别任蒲台、利津、垦利三县办事处副主任。
27238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6月8日渤海行署布告,规定沿河县之男丁凡年在18岁以上50岁以下者,均有受调修河工之义务,政府按每修土方1.5立方米,发给工资粮小米7市斤。号召群众对修险所需砖、石、秸、苇料等,尽其所有送交治黄按市价发款。
27239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6月27日渤海区党委决定,沿黄县、治河办事处成立武装河防队(连级)。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发展,1947年奉调编入野战军。
27240
知识出处: 东营市黄河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7年1月8日周恩来将军就黄河堵口问题发表严正声明,抗议南京国民政府违约导黄归故,水淹解放区的暴行。山东河务局及黄河下游人民通电全国,控诉违约放水罪行,并向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及国民政府提岀严重抗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