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588 / 4002
53806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美食
以白嫩滑爽,入口香醇绵长为其特点。又因其营养丰富,质软易食,故老幼皆宜,人人喜食。可以趁热加上辣子、韭花等调料即吃,也可和其它蔬菜如白菜、青菜、菠菜、肉、蛋、奶、海鲜等搭配,做成家常菜食用。如可用沙锅做白菜猪肉炖豆腐、奶汤豆腐、虾仁豆腐,可...
53807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一域,多为汉民居住,历代行政变迁,但总体习俗不变。 饮食方面,以小麦、玉米、高梁、地瓜、大豆、谷子等为主。蔬菜以白菜、萝卜、茄子、芹菜、芫荽、黄瓜、南瓜、韭菜、豆类等为主。平阴西靠黄河、东平湖,一年四季产鱼不断。平阴又多山,产九尾蝎,明...
53808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建县已近二千年,因汉族人居多,至今随朝入时,于外地并无多大变化、异样。 服饰大致可分为衣饰、首饰、足饰、手饰四大类。 明清时,一般士绅的礼服是长袍马褂,清末民初亦如此。质地多是五丝、缂丝、夏布。平常百姓穿的是棉纺织品——粗布缝制的衣服。...
53809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发式:汉族人从古至明,男女皆留全发。清时,男人半剃半留,蓄长辫。未婚女子梳成独辫,出嫁后盘头。民国成立后,男人剪去辫子,剃秃头留短发者多。儿时,男孩有的在头后留发扎辫,俗称“八十毛”,意为长寿。未婚女在城市的多留短发、在乡村的多数还留一根辫...
53810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民国前,有钱人家妇女佩金戴银已成时尚:金、银耳环,金、银、玉制手镯、戒指、耳坠、钗、簪等都有。男人也兴戴戒指,金、银、铜、玉制品皆有。孩子胸前多戴银制品“长命百岁”、“富贵一生”等饰物。童帽上多有银、铜饰品,以求吉祥。也有用金丝线绣的花、小...
53811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民居颇具特色,以石屋平顶见多,偏远地区有窑洞,但居者很少。 平阴一地傍黄河又有平原,山丘峻岭又贯串南北。山,全为石山,因长年刮风沙,就地取材易,所以建石屋较好。屋顶全是砂子捶顶的,即:用山地捡来的砂砬礓,砸碎和石灰拌成灰浆,捶打成顶。屋...
53812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平阴人的生产、生活用具,离不开它的历史性,地域性。 从材料上说,竹、木、瓷、铁、陶、玻璃、塑料等都有,但石质用具亦不少,小部分有草编类。其中,竹类家具、瓷、玻璃、塑料用具等多为外地进来;木、陶、铁、石用具不少是就地取材的。 家庭用具中,竹筷...
53813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种生活禁忌之外,还应有行动禁忌。平阴境内虽有耶稣教、天主教、佛教信徒,但人数极少。人们在受教育上,尊崇孔子学说,遵循儒家教规学习。而在节假日里,人们却尊奉道教神化了的玉皇大帝,一年四季尽享人间供奉。以前,村村...
53814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年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最重要节日之一——春节。清早,至爱亲朋,同事邻居村民之间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便开始了。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分为家拜、近拜、远拜等形式。首先是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
53815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将夜称宵,所以正月十五就称为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 旧时老百姓习惯用面粉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寓意在于消病除灾,使人口兴旺。元宵节晚上,人们...
53816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农历二月二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家家户户有炒“蝎子爪”(料豆)的习俗。“蝎子爪”分甜咸两种。一般选粒大的黄豆,先用水泡,晾干之后或炒或油炸,或放盐或放糖。据说吃了“蝎子爪”能一年不被蝎子蜇、五毒攻。二月二这天,走在大街小巷里,街坊邻居...
53817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旧时,寒食断火,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清明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总称为“三冥节”。 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
53818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最普通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家家户户几乎都吃鸡蛋和粽子。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老百姓为避其遗体被鱼龙所伤,纷纷包粽子并用彩线缠绕投入江中驱赶鱼龙,以后逐渐演变为吃粽子悼念屈原的习俗。 端午节之日,各家大门口...
53819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夏至是我国农历24节气之一,多在阳历6月22日前后几天。这一天,阳光照晒的时间最长。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天不少地方要吃凉面条以纪之。煮熟的面条捞出后放入刚从井里取出的凉水里,过水再吃,以示吃食可以“着凉”了。 据传,这天在平阴...
53820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 类型: 民俗
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习称“七夕”。 这天,七个姑娘或一帮女人聚一块互相学习织、绣技巧。晚上,要包饺子,摆供祭天。有的说是祭牛郎织女的,这一天,天下所有喜鹊很难见到,传说它们都飞向天上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会面。有的要玩到深夜,还要到葡萄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