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南丰县志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检察志
抚州市志:全5册
乐安县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湖南乡志
崇仁县志
广昌县志
黎川县志
走遍抚州
抚州金融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金溪县志
南城县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上顿渡镇志
临川文化史
汤显祖与罗汝芳
宜黄县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临川区志(1987-...
连城鄉誌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抚州特色养殖业
莲乡山水
趙醒儂传
抚州农家美食
大岗镇志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96
/
4093
7426
第二章 农田灌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丰水系发达,水利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地表水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分布不均匀,农田灌溉措施不配套,时旱时涝,造成灾害。故历代多凿井、开塘灌溉农田,地势高处,建陂筑坝,引水御旱。清末县内55个都均建有大小陂坝、池塘、地井,可灌农田2.7万亩。建国后...
7427
第一节 灌溉方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丰水系发达,水利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地表水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分布不均匀,农田灌溉措施不配套,时旱时涝,造成灾害。故历代多凿井、开塘灌溉农田,地势高处,建陂筑坝,引水御旱。清末县内55个都均建有大小陂坝、池塘、地井,可灌农田2.7万亩。建国后...
7428
第二节 灌溉面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全县农田灌溉,主要依靠小型陂坝、山塘、水井,即使每年雨量正常,也不能抗旱,更无法防涝。民国时期,战争频仍,山林破坏,水利失修,灌溉面积年逐步缩小。民国38年,全县水利灌溉面积仅有4.53万亩。建国后从1950年开始,县人民政府着手恢复...
7429
第三章 水土保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水土流失始于明末清初,以后逐年增加,而历代政府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故对水土流失问题这一自然现象不闻不问。建国后,人们缺乏宏观系统的经济生态观念,顾粮不顾山,全县水土流失继续恶化。据调查1963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22.65万亩,森...
7430
第一节 水土流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水土流失始于明末清初,以后逐年增加,而历代政府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足,故对水土流失问题这一自然现象不闻不问。建国后,人们缺乏宏观系统的经济生态观念,顾粮不顾山,全县水土流失继续恶化。据调查1963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22.65万亩,森...
7431
第二节 综合治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晚清和民国时期,政府不问水土保持工作,个体农民自发进行零星水土流失治理,但效果甚微。生物措施方面,种马尾松2000亩,种紫穗槐380亩,封山育林1030亩,并订立护林公约,使秃山浊流逐渐开始改变。1964年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后,开始有组织...
7432
第四章 水利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利管理主要分经常性管理和临时性管理两个方面。经常性管理是由水利机构管理,临时性管理是秋冬农闲之际,组织农工兴修水利,以达到各项水利工程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民国初期,县设建设科有分管水利的专职人员2~3人。1956年4月26日,成立水利局,...
74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利管理主要分经常性管理和临时性管理两个方面。经常性管理是由水利机构管理,临时性管理是秋冬农闲之际,组织农工兴修水利,以达到各项水利工程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1956年4月26日,成立水利局,水利干部增至12人。至1958年6月精简机构,水利...
7434
行政管理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常性管理是由水利机构管理,临时性管理是秋冬农闲之际,组织农工兴修水利,以达到各项水利工程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民国初期,县设建设科有分管水利的专职人员2~3人。民国36年设水利协会办事处,乡(镇)以下设水利协会委员会,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
7435
工程管理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动工前正式成立车磨岭水库工程指挥部,并抽调168名干部组成6股1室,进行施工。车磨岭水库建成26年后,又进行根治隐患保安加固施工。尔后成立车磨岭水库管理局,归口县水电局领导。潭湖水库工程于1965年9月动工,县委书记亲自指挥13000多劳动...
7436
水土保持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开始设置水土保持机构,由农林部门兼管,1957年2月在洽湾长岭乡对水土流失进行重点治理。1963年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后,1964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调配干部4人。同时设立县水土保持试验站,配备职工30人。从此上级业务部...
7437
防汛指挥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1957年前,县未成立防汛抗旱组织,发生灾情,由地区水利部门直接指挥调度。1957年县委决定成立由工业、农业、水电、交通、邮电、商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下设办公室。每年汛期前,部署全年防汛抗...
7438
第二节 工程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唐开元间(713~741)县令游茂洪修筑五陂后,全县陂塘踵兴,修筑不怠。清末全县有陂、坝、堰86座。但建而少修,年见倾圯。及至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兵祸连年,水利工程遭受严重破坏,更谈不上管理,使工程无法发挥效益。
7439
第三节 灌溉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各项水利工程开始修复和新建,建成后立即转向严加管理。管理办法主要有:(一)凡引用水库蓄水,从事农副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单位,均应在用水之前,向管委会办理用水手续,经批准后才能用水。(二)水库蓄水应以灌溉为主,在保证农田用水的前提下,切实...
7440
第四节 防汛措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南丰县城被水淹,大水从西门入灌,经一昼夜,毁房无数,冲决东北城垣,漂没余家排居民数十家。嘉庆五年,大水冲毁东门惠政桥。民国20年水灾,淹没田地数以万亩。自此以后至解放前夕,先后多次洪水侵害,农田禾苗损失十分严重。但均少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