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73 / 4093
708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无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无业和失业者,均自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无地少地的农民,有的租佃土地耕作或当长工、短工;有的流入城市受雇为店员、勤杂工或拜师学艺成为手工业者。县城部分居民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受雇、受聘于机关、学校为...
708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业主根据自身利益,制订各种店规厂约,监督约束雇用职工,稍有触犯,轻则打骂,重则解雇,工作毫无保障。建国后,职工劳动受法律保护。对违纪职工,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或降级降薪直至除名。职工调配由县劳动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计划、统一招...
708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县设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培训乡(镇)长及乡(镇)干事,每年轮训一次。有时抽调保国民学校校长、教师进行培训。必修课为《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专业课,乡(镇)人员有《民政法规》、《地方自治条例》,教师有《教育通论》、《教材教法》、...
708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万历十四年《南丰县志》载:“宋制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教谕各一员。元制达鲁花赤一员,县尹、县丞、主簿、县尉、学正各一员。改州后,达鲁花赤、知州、同知、判官、吏目各一员。明制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巡检、阴阳训术各一员。”其余...
708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万历十四年《南丰县志》载:“宋制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教谕各一员。元制达鲁花赤一员,县尹、县丞、主簿、县尉、学正各一员。改州后,达鲁花赤、知州、同知、判官、吏目各一员。明制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巡检、阴阳训术各一员。”其余...
708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丰自宋代以来,参加科举应试中进士者共368人。县衙官员多从科举、捐纳举荐中录用。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推行学校制度,科举中止。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有考试院亦曾进行社会招考,量才录用,南丰无考试合格者。实际上,县政府多数职官人员都是上司在其党...
7087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丰自宋代以来,参加科举应试中进士者共368人。县衙官员多从科举、捐纳举荐中录用。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推行学校制度,科举中止。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设有考试院亦曾进行社会招考,量才录用,南丰无考试合格者。实际上,县政府多数职官人员都是上司在其党...
7088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专科、大学毕业生均以自找职业为主,政府不予统一分配。建国后,人民政府始终执行“国家统一招收、统一分配”的原则,坚持学用一致、人尽其才,参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毕业生的具体专业情况,致力于对口分配,以发挥其专长。组织人事部门经常深入基层...
708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丰解放时,从军队和南下工作团转到地方工作的干部共61名,其中军队干部24名。1950~1964年安置转业干部共60人,县组织和人事部门根据他们的德才条件参照原在军队的职务结合工作需要分配在党政机关、政法系统、商业、粮食、工业等部门。196...
709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以来,有部分国营企业单位,在职工中挑选一些政治思想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工作态度较好的职工,代替干部使用。1962年全县有代干职工20人,1963年有27人,1964年有13人,共60人。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严禁私自招收职工...
709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的人事调配与任免,科级以下公务员由县长决定后,交秘书室或民政科办理调动与任免手续。建国后,建立县委领导下的干部分级管理制度。股级以下干部,根据需要由人事部门直接调配。超过5人以上的人事调动,须先经县人事部门批准。在干部管理工作,按照...
709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国民政府设有铨叙部,对各级官员的学历、资历进行审核后,确定职别与官俸(级别)。建国后,对干部的考核,以组织人事部门为主,每年进行一次年终鉴定。1955年4月,中共南丰县委成立审干办公室,对干部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
709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实行九品官阶制,各有正从,共18级,按岁领取俸银,知县为正七品,年俸银45两;县丞、教谕为正八品,年俸银40两;训导为从八品,年俸银40两;巡检从九品,典史未入流,年俸银均为31.52两。民国期间,中央政府铨叙部另订官等官俸制度,实行四...
709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实行九品官阶制,各有正从,共18级,按岁领取俸银,知县为正七品,年俸银45两;县丞、教谕为正八品,年俸银40两;训导为从八品,年俸银40两;巡检从九品,典史未入流,年俸银均为31.52两。尔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公务人员无法维持生活。民...
709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全县第一次进行工资改革后,于1959年又进行全面调资工作,以原有工资为基础,按统一工资标准进行定级靠级,对老工资标准实行新老合一,在原级别内加副级,使升级面在规定指标内适当扩大,全县靠级人数701人,每月增资1055元。县办大集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