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40 / 4093
6586
中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即古之“盂兰节”,俗称“七月半”。入夜,或撒米团、焚香,纸于三岔路口,或放“河灯”于山溪小港,听任漂流,祭奠死于非命的野鬼孤魂,祈求境内平安。至今此俗仍有极少数人家沿袭。
6587
中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期间,南北杂货店精制各色月饼及“糖人公”应市,供作节日馈赠礼品。晚上,全家团聚赏月。
6588
重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俗谓“重阳过后无时节”,农家皆备美酒佳肴自享或待客。此节前后秋高气爽,青少年喜到郊外竞放风筝。
6589
下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乡人多以彩纸制衣裤如生人服,以馈亲戚中之新亡者,入夜于其家堂前焚化,谓之“送寒衣”,寓“冷暖时刻挂心间”之意。龙安、中田、宏村、十里等地至今犹存此习惯。
6590
夏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是日家家做“炼饭糍”或煮茶蛋,曰“撑夏”。
6591
冬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是日家家焖糯米饭或杀狗加餐,曰“暖冬”。
6592
祭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腊月廿三日,相传为灶王爷上天述职之日,每家必供奉年果,以期灶君“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6593
小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腊月廿五日为小年。应备三牲敬祀祖宗,晚上团聚自宴。小年至除夕前为除尘期,家家清洁门户,迎接新年。
6594
大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家家贴有吉祥图案的“岁纸”(剪纸)于门及各用具上,贴春联,兆示新年吉庆。中午,以三牲、酒、饭祭奠祖宗,晚上点岁烛,合家吃“团圆饭”,午夜封井、封门;年轻人玩纸牌,推排九,妇女煮岁饭、清净锅碗,老年人唱话文(道情),聊以“守岁”,常有“守岁”...
659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女至及笄(15岁)、男至弱冠(20岁),即有媒人上门说亲。双方家长允诺,乃选定吉日互换庚贴,俗称“送八字”,请阴阳先生鉴评“合八字”。八字相生,然后闻名,是为“过小书”。纳彩礼作“定”,亦谓之“过大书”,正式建立婚约。故联姻有“天作之合...
659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旧式婚礼大归。旧时女至及笄(15岁)、男至弱冠(20岁),即有媒人上门说亲。双方家长允诺,乃选定吉日互换庚贴,俗称“送八字”,请阴阳先生鉴评“合八字”。八字相生,然后闻名,是为“过小书”。纳彩礼作“定”,亦谓之“过大书”,正式建立婚约...
659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女至及笄(15岁)、男至弱冠(20岁),即有媒人上门说亲。双方家长允诺,乃选定吉日互换庚贴,俗称“送八字”,请阴阳先生鉴评“合八字”。八字相生,然后闻名,是为“过小书”。纳彩礼作“定”,亦谓之“过大书”,正式建立婚约。故联姻有“天作之合...
6598
大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女至及笄(15岁)、男至弱冠(20岁),即有媒人上门说亲。双方家长允诺,乃选定吉日互换庚贴,俗称“送八字”,请阴阳先生鉴评“合八字”。八字相生,然后闻名,是为“过小书”。纳彩礼作“定”,亦谓之“过大书”,正式建立婚约。如八字相克,则另作...
659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婚约确立,择吉嫁娶。男方将迎娶日期书送女方,曰“送日子”,并随赠银钱礼品。女方收下,即示如约;拒收,则须待明年另择佳期。
6600
起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迎娶前日,男方备“盒担礼”送至女方为“起嫁”。盒担礼包括猪肉、鸡(或鸭)、鲜鱼、醴酒及“待筵”、“父母筵”、“谢月老”、“犒众匠”、“代花粉”等财礼、赏赐,谓之“结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