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唱凯镇志
南丰县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湖南乡志
乐安县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市志:全5册
广昌县志
崇仁县志
抚州金融志
金溪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南城县志
黎川县志
走遍抚州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宜黄县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抚州地区粮食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临川区志(1987-...
连城鄉誌
大岗镇志
抚州检察志
趙醒儂传
莲乡山水
抚州农家美食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36
/
4093
6526
三、黎川县的人口迁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本县因耕地不足,土瘠民贫,本籍人外出经商和外地人来县从事贸易的人数很多,即所谓“人稠多商,行旅达四裔,有弃妻子老死不归者”;“民不惮于异父母妻子而远离于外,故吾疆土纵横不过数十里,而为贸肄者亦且数十”。可见当时迁入迁出者已为数可...
6527
民国时期黎川县人口迁移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少数广东、福建省籍和本省其他县籍迁入本县从事经商和手工业生产,本县在外经商或从政者携家迁往外地的亦不少。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因黎川当时为后方,南昌、丰城、抚州、南城等被日寇侵占地的一些学校、商店和居民,迁入本县;不少长期在外地定居...
6528
建国后黎川县人口迁移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本县人口迁入、迁出每年一般都在1000-3000之间,主要几次较大变动为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后期的外地干部、学生下放来县和浙江移民到本县定居。1988年迁入2862人,迁出2510人。1989年迁入3176人,迁出2557人。199...
6529
四、黎川县的计划生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成立黎川县保健站后,计划生育工作由该站兼管。县以下计划生育工作,由各公社妇联兼管。“文革”开始后,机构瘫痪。1973年,设立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但领导及组成人员均为兼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专职办事机构;县以下仍由公社妇联兼管。1...
6530
(一)黎川县人口自然增长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1950年为99059人,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已达117881人,14年间增长了19%;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已达191855人,与1964年相比,18年间增加了73974人,增长62.8%,平均每年递增2.7%。特别是...
6531
(二)黎川县提倡晚婚、晚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向有早婚、早育的传统习惯,农村尤为严重。建国前常有男性16岁以上、女性12岁以上即婚配成家的。建国后颁布的婚姻法对结婚年龄有了明确规定,但仍有虚报年龄或不进行婚姻登记提前婚配的。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推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奖...
6532
(三)黎川县节制生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先后开展全县节育工作检查,举办节育手术医师经验交流会、医生训练班和召开全县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1979年9月开始发放《独生子女证》。通过宣传和落实有关规定,采取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越来越多;全县发放《独生子女证》,...
6533
第二节 民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历来为汉族人口聚居地,迁入本县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极少。明、清时期尚无少数民族在本县定居。民国时期虽有极个别的少数民族移居本县,但由于当时政府不重视少数民族,故在户籍资料中未予统计登记;而少数民族居民,也因怕受歧视,未承认自己是少...
6534
第二章 宗族姓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宗族由于长期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同姓同宗的人群结成宗族的观念久盛不衰,为巩固和发展宗族而设置的组织结构形式,组成及分支情况的记载,公共经济的筹集、管理、使用,聚会场所、活动形式、纪律秩序的建立等,越来越完善。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世家大族,其宗族...
6535
第一节 黎川县的宗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于长期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同姓同宗的人群结成宗族的观念久盛不衰,为巩固和发展宗族而设置的组织结构形式,组成及分支情况的记载,公共经济的筹集、管理、使用,聚会场所、活动形式、纪律秩序的建立等,越来越完善。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世家大族,其宗族意识...
6536
一、族系 族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如近、现代本县中田鲁姓的辈份有“宗、厚、承、先、志”,中田陈姓有“守、先、为、积、善,立、本、在、行、仁”,县城杨姓有“居、心、存、厚、道”,石峡武姓有“孝、能、明、伦、纪”等;而宏村孔姓的辈字,则是按照山东曲阜孔庙统一制定的。族系的横向,...
6537
二、家庙 宗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社会本县各大姓均建有家庙,有的还在家庙之外,分建若干分支公祠。县城的邓、黄、涂、刘、朱、余、潘、薛、江等姓,中田的陈、鲁二姓,宏村的孔姓,樟村的杨姓,河塘的李姓等宗族所建的家庙,规模都很大。其中宏村孔氏家庙创建于明正德年间,其始迁祖则是元...
6538
三、族产 族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族产为各世家宗族公共财产。族产农田又包括醮田和学田两项:醮田由族中各房系后裔轮值经管,其收益除担负当年筹办四时八节的家庙祭祀开支和主办全族清明酒饭费用外,余下部分归轮值者享有。学田收益主要为鼓励族人上学用度。族产山林中,主要是合族购买的祖坟...
6539
第二节黎川县姓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原籍或客籍常住人口姓氏,清代有125姓,其中著姓有涂、邓、黄、刘、王、陈、鲁、杨、李、潘、张、孔、郭、朱、吴、等姓,稀姓有芮、凌、鱼、慕容、钮、仇等姓。建国后,由于客籍人陆续调入本县工作和较大规模的“上山下乡”、移民、支援老区人员来县定...
6540
第三章 风俗习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换工变工为了农事方便,同村或邻村农民之间,经常事先协商约定,互相换工变工:或以人工换人工,或以牛工换人工。在规定的日子时,栽禾户(东家)备好酒饭菜肴,供换工搭档食用。随后,再按订好日期到另一家帮工或还工。这样既可集中力量妥善安排时间逐段逐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