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27 / 4093
639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集体和个人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摊点发展很快,社会文化市场繁荣兴旺。到1990年底止,经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登记注册的有:舞厅3家、营业性录像放映队12个、录音带销售店5家、电子游戏点5个、桌球37...
639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古以来,黎川人民能歌善舞,据旧县志记载,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俗称“三朝年”,民间艺人活跃于城乡,唱曲、舞狮、耍龙灯、跳和合、叠罗汉,这些活动,直至“元霄”节前,都十分活跃。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县城有赛龙船的活动。秋收以后,农村各...
639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黎川的戏剧、曲艺活动非常活跃,城乡各地纷纷办起业余剧团,主要的有:城关镇业余剧团、樟村业余人民剧团、熊村业余剧团、洵口农民业余剧团等。城关镇业余剧团演员阵容整齐,1955年建立后的十年间,先后演出过传统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捉...
639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民间歌曲黎川民歌,风格多样,以山歌以主,具体可分山歌、号子、田歌、灯歌、小调、苏区民歌、风俗歌7类。1980年,县文化馆派出专业人员深入全县各地,收集和记录了民间歌曲300多首,经整理后,选出118首,编印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黎川卷)...
639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民间灯彩、舞蹈黎川的民间灯彩、舞蹈活动,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大体分四类:一是狮类,有白狮、红狮、黄狮、黑狮,日峰镇下桥村的白狮,独具一格:狮灯制作精细,狮身纯白,狮头特大,“九斤狮子七斤头,一斤尾巴在后头”,显得雄壮魁梧,表演时,动作优...
639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美术、书法创作在黎川虽然有悠久历史,但作为一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建国以后才广泛开展起来。县文化馆经常主办业余美术、书法学习班,组织部分业余作者赴外地参观展览,深入工厂、农村写生,帮助他们提高创作积极性和艺术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70多人的业...
639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县城有一二家私营照相馆。1956年,《黎川报》社成立,始有新闻摄影;1962年《黎川报》停刊后,县文化馆拍摄新闻照片,在宣传窗里刊登,或制作成幻灯片,供电影院作映前宣传。1976年,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和少数业余摄...
639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6年,南昌京剧艺人华佩秋、华淑玲、华艳玲率数十人来黎川演出,时称“华家班”,因演员扮相俊美,功底扎实,上座率较高。抗日战争中期,特别是省会南昌沦陷后,不少流亡者逃到黎川避难,外地几所中学相继迁入,县城人口骤增,京剧演出活动随之兴旺起来...
639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京剧戏班黎川无地方剧种,专业演出团体主要上演京剧,30年代初,县城就有外地常驻的京剧戏班。1936年,南昌京剧艺人华佩秋、华淑玲、华艳玲率数十人来黎川演出,时称“华家班”,因演员扮相俊美,功底扎实,上座率较高。抗日战争中期,特别是省会南昌沦...
640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古戏台黎川境内原有古戏台12座,但大多毁于天灾,或拆改为其他建筑物,保留至今的仅4座。熊村乡极高村风雨台,砖木结构,建于清同治九年,后修缮过3次,台上有匾一块,上题“可以观”三个大字。(二)影剧院 1956年秋,县政府拨款将座落在县城...
640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9年5月,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的电影车曾到黎川放映一场无声电影;民国34年春、夏季,国民党青年军208师驻扎黎川时,该师宣传队在县城和樟村、中田、团村等地放映过3部影片,均属公演,不售门票,观众甚多。(一)县电影队电影院 1953年11月...
640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本县没有电影事业机构,只放映过几场电影。民国29年5月,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的电影车曾到黎川放映一场无声电影;民国34年春、夏季,国民党青年军208师驻扎黎川时,该师宣传队在县城和樟村、中田、团村等地放映过3部影片,均属公演,不售门票,...
640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11月,抚州地区行署派出一个分队驻黎川,使用16毫米放映机在当时的城关镇礼堂售票放映。1954年8月,该队划归黎川管理,始建县电影队,以到农村巡回放映为主,兼顾县城。1956年12月,建立县电影队二队。1960年,将《黎川报》社旧...
640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宏村等几个较大集镇试行售票放映,这些放映点是集镇电影的雏型。1963年,德胜关、大源、华山3个垦殖场相继建立电影院(队),县电影一队、二队,分别下放龙安、西城公社。至此,全县农村有电影放映单位5个。1978年至1984年,先后新...
640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3年,湖坊公社湖坊大队和社苹公社宏源大队率先办起电影队,使用8.75毫米放映机。此后,村(大队)办电影队迅速发展,1978年底增至22个,电影放映普及到每个自然村,解决了山区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例如:龙安公社井戈大队,1978年至1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