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南丰县志
湖南乡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乐安县志
抚州市志:全5册
广昌县志
崇仁县志
抚州金融志
金溪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南城县志
黎川县志
走遍抚州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宜黄县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东乡县志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临川区志(1987-...
连城鄉誌
大岗镇志
抚州检察志
趙醒儂传
莲乡山水
抚州农家美食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22
/
4093
6316
古代的民间群众武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于宋代建县时即设有乡兵,亦称民兵,选当地百姓中壮丁充任。乡兵数额按各乡大小而定。乡兵有队伍组织而不设固定营垒,在当地训练,任务是防守和追捕来侵犯本地的敌人,但不得擅行调出外地执勤。
6317
民国时期的民间群众武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期,本县先后设有村防队、靖卫队、警察队等民众自卫组织。各区、乡自筹资金,购买枪械,人员编制无统一规定。民国18-19年间,县清乡总局遵照内政部命令,将各村防队、靖卫队、警察队进行改编,统称靖卫队。民国21年初,本县设有反共武装“铲共义...
6318
二、黎川县建国后的民兵组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全县城乡普遍建立了民兵组织,这是一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不脱离生产和本单位工作的群众武装组织。1958年11月,根据省委9月16日转发的《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意见(草案)》的精神, 在各人民公社中设立人民武装部,在县人武部和公社党委的领...
6319
(一)民兵的组织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本县民兵开始组建时仅100余人,到1952年发展到1000余人,代替了解放初期的区中队。1981年,本县民兵组织进行了调整,取销了县民兵师和公社民兵团,减少了民兵数量;着重提高民兵的素质。民兵年龄由原规定的年16岁至45岁,改为...
6320
(二)军事训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训练科目以射击、战术、投弹、爆破为主,同时也进行队列、刺杀等其他军事科目和开展政治教育。并在民兵的重大节日里,由武装部门组织一些会操、演习等评比竞赛活动。每年训练时间为30天左右,选择于农闲季节里进行。1976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开始进行了...
6321
第二章 兵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兵役制度一、募兵制本县自宋代始即实行募兵制,由各乡里在当地青壮男子中招募。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仍袭募兵制。所募兵员,绝大多数为生活无出路的贫苦百姓,由募兵单位供给少量的钱粮,服役期限不定。几年满20岁至25岁之男子,经体检合格,抽签中签者...
6322
第一节 兵役制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仍袭募兵制。所募兵员,绝大多数为生活无出路的贫苦百姓,由募兵单位供给少量的钱粮,服役期限不定。几年满20岁至25岁之男子,经体检合格,抽签中签者即被征集入营,服常备兵役。常备兵役分现役、正役、续役三种,在营期限现役为3...
6323
一、募兵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自宋代始即实行募兵制,由各乡里在当地青壮男子中招募。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仍袭募兵制。所募兵员,绝大多数为生活无出路的贫苦百姓,由募兵单位供给少量的钱粮,服役期限不定。
6324
二、征兵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5年本县开始实行征兵制。凡年满18岁至45岁的男子,除服常备役外,均服国民兵役,并分为四期:初期(2年)、前期(5年)、中期(15年)、后期(5年),期满除役。几年满20岁至25岁之男子,经体检合格,抽签中签者即被征集入营,服常备兵役...
6325
民国时期征兵制出现的现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壮丁名额分到各乡、保后,不愿服役的中签壮丁可以交谷、款由乡、保长代买兵顶额,每员60-100担谷,乡、保长可用较少谷、款买兵充数,从中获利20-30%不等; 2.卖兵:当地或外地有专门卖兵的,收了谷、款入伍后,贿赂军官逃出部队,有的逃出后再...
6326
三、志愿兵役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作为闽赣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曾实行志愿兵役制,数千工农群众积极主动参加红军和赤卫队。1949年5月至1951年12月,县大队和各区中队兵员,除以南下驻防的解放军第48军161师483团和本县起义的赣闽边区人民游...
6327
四、义务兵役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7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并立即颁布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兵役制度改革的开始。根据兵役法,我国的兵役制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规定服役期为陆军3年,空军...
6328
五、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8年3月7日,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兵役问题的决定》,并于同年4月17日正式颁发,开始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年限仍为:陆军3年,空军4年,海军5年;志愿兵服役年限为15-20年,但年...
6329
第二节 兵员募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代本县招募乡兵、民兵和专职防守兵人数,根据县内情况自定。明宏治十年定编为734名,清顺治初,定为15名,后增至117名,清顺治十八年为80名,以后逐渐裁减至仅存15名,遇警情战事,则可随时张榜招募。如清咸丰六年四月,为了抗击太平军,由县籍...
6330
第三章 军事装备及设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自明正德七年开始修建城垣。初为土筑,后以石砌,高二丈一尺,厚一丈二尺,作防警用,历经多次修建。明、清时本县防守兵按弓箭兵、鸟铳兵和藤牌兵分别发给弓箭、鸟枪、藤牌,另备有铠甲、头盔供率兵官员穿戴,民兵无藤牌,仅有弓箭、火铳(即鸟枪)、刀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