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10 / 4093
613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业贷款本县人民银行从1950年开始发放农业贷款,主要帮助农民解决购买耕牛、农具、种子、口粮的资金困难。1950年贷放出人民币1200元,1951年增至72000元,两年收回贷款60000元,占放出款总额的71.4%。土地改革完成后,农业贷...
613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人民银行从1950年开始发放农业贷款,主要帮助农民解决购买耕牛、农具、种子、口粮的资金困难。1950年贷放出人民币1200元,1951年增至72000元,两年收回贷款60000元,占放出款总额的71.4%。土地改革完成后,农业贷款积极有...
613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及民国时期,本县无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大都由私营钱庄提供。“江西裕民银行”和“江西省合作金库”在本县设办事机构后,曾向城乡商户发放贷款。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本县金融机构开始发放工商贷款,主要用于支持有关部门统购粮食、棉花、油料和其...
613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自清代设立钱庄开始,即有货币储存周转活动;民国时期,除钱庄外,又设立银行,存款业务渐趋兴旺,既有以商号为主的单位、集团存款,也有部分个人储蓄。至民国后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速度惊人,存款业务亦日益冷落以至近乎消失。随着城乡人民经...
614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民国时期公债民国15年以前,本县曾推行过全省发行的多种地方公债,发行方式有的以债票抵借,有的以手票流通市面,有的本息已偿清,也有迁延未能兑取。民国17年经一度整理,分别以金融库券折算收回,初时只有盐附税为基金的金融库券一种,民国18—...
614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5年以前,本县曾推行过全省发行的多种地方公债,发行方式有的以债票抵借,有的以手票流通市面,有的本息已偿清,也有迁延未能兑取。民国17年经一度整理,分别以金融库券折算收回,初时只有盐附税为基金的金融库券一种,民国18—20年,又发行过三...
614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50年以来,本县先后发行过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和国库券等三种。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0年采取折实办法发行的公债,年息为5厘。当年在本县的发行额为23447.27元。1954年至1958年,本县实际完成购买金额共4729...
614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采取折实办法发行的公债(每分含大米6市斤、面粉1.5市斤、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市斤的实物价格),年息为5厘。当年在本县的发行额为23447.27元(折合新人民币数)。
614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4年开始发行,年息4厘,国家在发行后的十年内用抽签办法分期归还。1954年至1958年,本县实际完成购买金额共472970元。
614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系江西省人民政府委托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发行的地方债券,归还期5年,年息4厘,1960年1月发行,10月起计息,1963年至1965年每年10月偿还总额的一部分,1965年本息全部还清。
614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81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黎川县支行代理国家财政部在本县办理国库券发行业务。第一年仅为单位认购,年息4厘,1982年开始有个人认购项目。1989年向单位发行特种国债;同年,又发行个人认购保值债券104万元,归还期为3年。1981年至19...
614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设立保险机构,开始办理火灾保险和物资运输保险业务,后又增办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船舶保险和耕牛保险等项目。1958年12月撤销保险机构,保险业务亦随之停办。1981年重新恢复保险机构和开办保险业务,并在原有保险项目基础上增设了汽车...
614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的县城建设;村镇建设;房地产管理‘环境保护;建筑业
614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黎川县的城垣;街巷、 桥梁 、路灯;房屋建设与维修;供水
615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自南宋绍兴年间建县后,三百多年并无城垣。1958年,规划修建洪门水库,因原设计拟定水位较高,在旧城墙西、南两面沿河一带修筑防洪堤时,又拆毁部分城墙。至此,黎川古城垣仅存部分遗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