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09 / 4093
612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旧县志载,明隆庆六年,本县除田赋项征收夏税、秋粮外,又带征部司料银、牲口果品苗水竹棕藤银、本折色黄蜡银、本折色白蜡银、芽叶茶银、黄绫纱纸银等。明万历元年始行“一条鞭法”。万历三十八年,夏税农桑丝折银6两4钱5厘,秋粮官、民米23941石4...
612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布《征粮暂行办法》,对每人平均农业收入不满稻谷150斤者免征农业税,新垦荒田三年内不计征;由于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致使农业歉收,一般减免农业税。1958年建洪门水库时,本县5088亩耕地属库区受淹,...
612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本县国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基本采取全额管理,但各时期的具体形式又不尽相同。解放初期,由于企业多为私人经营,政府对企业工作的着重点是加强对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私营企业已纳入社会主义轨道。...
612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有城内的“德和”典铺及磨市街的“裕康”典铺,两家典铺各有架本2万元(银洋)。清末民初,“德和”、“裕康”先后停业。随后,磨市街头又设“震丰”典铺,民国20年停业。此外,在县城还设有几处小押,性质和典当相似,月息较大,押期为一年。(二)钱...
612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代,本县城厢的铁炉岭、南津街的仁兴巷及磨市街的菖蒲桥头等处设有典铺。清代有城内的“德和”典铺及磨市街的“裕康”典铺,两家典铺各有架本2万元(银洋)。清末民初,“德和”、“裕康”先后停业。随后,磨市街头又设“震丰”典铺,民国20年停业。此外...
612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代,本县城厢的铁炉岭、南津街的仁兴巷及磨市街的菖蒲桥头等处设有典铺。清代有城内的“德和”典铺及磨市街的“裕康”典铺,两家典铺各有架本2万元(银洋)。随后,磨市街头又设“震丰”典铺,民国20年停业。此外,在县城还设有几处小押,性质和典当相似...
612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前期,本县设有数家钱庄。外地汇兑多由“祥聚”、“丰盛”、“谦益”等三家大钱庄承办,名目有“省票”、“汉票”、“申票”等,经手利息为4厘、5厘不等;1947—1949年间,县城设有“功成”、“新丰”、“群益”、“黄炳记”等7家地下钱庄,资...
612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江西裕民银行黎川办事处:民国24年开设于县城江家巷口,后改称“江西裕民银行黎川支行”,迁城内县前街,经营抵押放款,定期贷款,贴现贷款,活期存款和汇兑。民国36年农历年关曾向本县40余家商号贷出质押款4000万元,利率9分,栈租、保险费各5厘...
612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间借贷义仓:从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民间设有义仓。义仓积储的稻谷,多为宗族田产,也有个人或公众捐献募集的。那时,义仓遍设城乡各地,仅清同治年间县志载名的义仓即有近50座。各仓储粮从数百石至数千石不等。收割后藏谷入仓,遇歉收年景或春夏荒季节向...
6130
义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民间设有义仓。义仓积储的稻谷,多为宗族田产,也有个人或公众捐献募集的。那时,义仓遍设城乡各地,仅清同治年间县志载名的义仓即有近50座。各仓储粮从数百石至数千石不等。收割后藏谷入仓,遇歉收年景或春夏荒季节向饥民或缺粮户贷...
6131
邀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间自发性互助借贷形式,按轮值周转期长短分为年会、双月会、月会等几种。参与邀会者每人定期定额缴交稻谷或现款,称“交会”;每期按邀会初商定或临时抽签方式轮值一人收取大家所交稻谷或款,称“值会”。一般互相不计利息,也有计低息的。
6132
典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以田地、房产、贵重物件作抵押,向典当铺或个人借款,所借款额在抵押品价值的50%以下,在规定的赎回期内,典物属承典人,如到期赎回,则付还典当费,并按月息加20%收取利息;如到期无能力赎回,典物归典当铺。
6133
钱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种高息贷款,一般月息为“加一”或“加二”,即100元借款每月须交利息10—20元,到期如交不起利息,则将利额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
613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义仓积储的稻谷,多为宗族田产,也有个人或公众捐献募集的。那时,义仓遍设城乡各地,仅清同治年间县志载名的义仓即有近50座。各仓储粮从数百石至数千石不等。收割后藏谷入仓,遇歉收年景或春夏荒季节向饥民或缺粮户贷放,利息较低。至民国后期,由于贷谷利...
613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县内曾设立“江西省农村合作金库驻黎川指导员办事处”,并在各区乡建立“信用合作社”。截止民国24年12月底,本县共有合作社19个,社员1160人,入社股份共1506股,股金3012元;并建合作预备社69个,社员6113人,据该年统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