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405 / 4093
606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53年开始,生产粮食的农民和单位,每年按国家下达的计划数向粮食部门交售稻谷。1956年以前,以户为单位交售;农业合作化以后,分核算单位交售;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则按承包单位(户或组)交售。1954年—1984年,全县累计统...
606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部门向生产单位或个人购买其完成国家征收和统购基数后超售之粮食,1963年—1984年,全县共收超购粮11330万公斤。
606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部门以较高价格向已完成国家征收、统购和超购计划后尚有余粮的单位或个人购买粮食。全县议购大米数量:1963年—1977年为75万公斤,1978年—1987年为27103万公斤。
606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由粮食部门作媒介,商业部门拨给化肥,与已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生产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各计各价的办法,以化肥换购粮食。1963年—1987年,全县化肥换购粮食共计661.8万公斤。
606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部门向没有征购任务的部队、机关、学校等单位或个人收购零星粮食,1963年—1987年,全县共收购零星粮食3513.5万公斤。
606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3年全县实供城镇居民定量口粮(贸易粮)415.5万公斤,1987年为766万公斤,1990年为820万公斤。包括农村缺粮户的定销、补销粮和受灾供应粮,以及供应农村的种子、饲料、奖售、知识青年补差和退伍军人参加分配前的口粮等。包括供应省...
606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3年全县实供城镇居民定量口粮(贸易粮)415.5万公斤,1987年为766万公斤,1990年为820万公斤。
606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包括农村缺粮户的定销、补销粮和受灾供应粮,以及供应农村的种子、饲料、奖售、知识青年补差和退伍军人参加分配前的口粮等。1972年,全县农业销售粮为94万公斤(贸易粮),1979为36.5万公斤,1987年为188万公斤,1990年为95万公斤...
606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包括供应省、地两级下达给地方外贸单位收购农副产品的奖售粮和下达给地方商业部门生产名贵食品的粮食。
607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部门在国家定量计划以外,以高于统销价的价格,向人民群众或工商行业销售的粮食。1969年—1977年,全县议销大米14万公斤;1978年—1987年,全县议销大米25322万公斤。
607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统购统销前,国家未能控制粮食市场,农村粮食分配很难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村粮食分配进入了有计划、按比例进行的阶段,但也有过挫折与反复,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走上健康稳定的道路。“二五”计划和三年...
607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群众习惯食用动物油脂,植物油料生产以油茶子和油菜子为主,但总产和在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都不高。1956年设立“黎川县油脂公司”,其业务以收购为主,供应为辅,形成了国家、私商(贩)、生产者同时经营食油的格局。1957年2月,本县取消油脂自...
607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修《新城县志》中有记载的这两类粮仓共54座,其中修建最早的是宋绍兴九年所建的“大有仓”。民国期间,本县公粮储存均用旧仓,或将祠堂庙宇改建成简易仓库。据《江西田粮统计》记载:民国36年,本县有仓厫20座,容量7900担,其中县仓14座,容量...
607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本县较大的粮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府修建的县仓和都仓,另一类是由宗族醮产或当地豪绅独资、合股修建的义仓。历修《新城县志》中有记载的这两类粮仓共54座,其中修建最早的是宋绍兴九年所建的“大有仓”。民国期间,本县公粮储存均用旧仓,或将...
607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修《新城县志》中有记载的这两类粮仓共54座,其中修建最早的是宋绍兴九年所建的“大有仓”。民国期间,本县公粮储存均用旧仓,或将祠堂庙宇改建成简易仓库。据《江西田粮统计》记载:民国36年,本县有仓厫20座,容量7900担,其中县仓14座,容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