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846 / 1345
1267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白姓王族,有的史书则直书为白素稽。诃黎布失毕之子。公元649年到上元年间(674~676年)执政。
1267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龟兹人,吐蕃攻占龟兹后出任龟兹王。长寿元年(692年),其位由延繇拔继任。
1267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龟兹人,公元692年继任龟兹王
1267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龟兹王族,约在708年左右为龟兹王,死于719年。
1268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原名多匝,后改名孝节,白莫苾之子,719年继任龟兹王。
12681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龟兹王族,公元787年前后在位。木叉麴多龟兹人,生平事迹不见史书。
12682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龟兹人,在位期间,回鹘已西迁西域。此时龟兹已成为回鹘的领地。1001年,龟兹王禄胜向宋朝朝贡。龟兹到此走完了全部历程。
12683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白延,龟兹人,通本民族语、汉语、梵语。据僧祐《出三藏记集》称,白延于曹魏时(254~260年)至内地,主要从事译经工作,先后译出《首楞严经》2卷、《须赖经》1卷、《除灾患经》1卷。在《出三藏记集》卷七则说归慈王世子帛延于甘露三年(258年)...
12684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帛法祖,原名白远。僧祐《出三藏记集》虽不载其籍贯,但白、帛为姓者一般都系龟兹人,虽有记载说他是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儒者万民之子,恐不确。法祖通梵语、汉语,于晋惠帝时(290~306年)在中原曾译出大乘方等部的《菩萨逝经》1卷、《菩萨修行经》1卷...
12685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帛法矩。龟兹人,西晋惠帝时(290~306年)与法立共译经典四部十二卷。此四部十二卷中有大乘经典方等部的《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其他三部皆小乘教经典。当时写成法矩,而在《出三藏记集》卷9所记《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中则说帛法巨所译,可知法矩...
1268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帛元信,龟兹人。据《出三藏记集》卷七指出,沙门法护于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十月二十四日所译的《阿维越致遮经》,其梵本系得自前去敦煌的龟兹副使美子侯。在《出三藏记集》卷八中还说,法护于太康七年(286年)八月十日译《正法华经》,有天竺沙门...
12687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帛尸梨密多罗(Srimitra吉友)。梁《高僧传·帛尸梨密多罗传》称他是龟兹王之子,本当继承王位,后让位于其弟,出家为僧,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到中原,后到建康(今南京),栖居建初寺,传译密教经典。惟因其系龟兹王子,政治与宗教地...
12688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佛图澄(232~348年)。《高僧传》说他本姓帛,西域人。帛姓即白姓,同音异译,是古代龟兹最大的姓,可知佛图澄是龟兹人。少时出家,曾到罽宾受教,聪颖多才,能诵读百万言,并能解得文义,一时名震西域。那么他在西域传播的佛教是什么样的佛教呢?《高...
12689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今印度),系出婆罗门种姓。其祖父鸠摩达多,世为国相,名重印度。父亲为鸠摩罗炎,聪颖练达,本可袭位国相,但他不愿随波逐流,便辞家当和尚。《晋书·鸠摩罗什传》称:“国破,远投龟兹。”可知罗什父亲是不得已才东渡葱岭,来到中国的...
12690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 时代: 不详
佛教传入龟兹后,最早盛行的是小乘教,佛图舌弥是公元4世纪中叶龟兹最有造诣的小乘教高僧。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一称:“僧纯、昙充拘夷国来,从云慕蓝款于高德沙门佛图舌弥许得此比丘大戒及授戒法,受坐已下至剑慕法。”在此书的《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