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800 / 1345
1198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天宝六载十二月至天宝十载(747~751年)。《旧唐书·高仙芝传》称:“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这个职衔为夫蒙灵詧所推荐,因为在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于帕米尔高原和吐蕃贵族的大战中取得胜利归来,夫蒙灵詧厉声责问高仙芝,你...
1198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天宝十载至十一载(751~752年)。《旧唐书·封常清传》,天宝十载“王正见为安西节度,奏常清为四镇支度营田副使行军司马。十一载,正见死”。王正见的职衔全名应为安西节度副使,安西副大都护。因其遥领安西大都护的为宰相李林甫。《通典·杜环经行记...
1198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天宝十一载至十四载(752~755年)。《资治通鉴》卷216:玄宗天宝十一载十二月丁酉,“以安西行军司马封常清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资治通鉴》卷217指出:天宝十三载(754年)三月,甲子“以千里为金吾大将军,以封常清权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1198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天宝十四载(755年~?)。《新唐书·段秀实传》:“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秀实责谓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丈夫,今诚儿女耳。嗣业因固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其任职上限应为天宝...
1199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广德元年至建中二年(763~781年)。《唐大诏令集·喻安西、北庭诸将制》:“安西、北庭都护曹令忠、尔朱某等,义烈相感,贯于神明..微三臣之力,则度隍逾陇,不复有汉矣。”另在《庚年次未详河西节度使判集》中有“朱都护久典军州,饱谙边州”等语,...
1199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新唐书·德宗上》建中二年(781年)秋七月:“自河陇陷虏,伊西、北庭为蕃戎所隔,间者李嗣业、荔非元礼、孙志直、马璘辈皆遥领其节度使名。初,李元忠、郭昕为留后,隔绝之后,不知存亡。”可知中原所以有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之名,一方面表示遥领西域...
11992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白延,龟兹人,通本民族语、汉语、梵语。据僧祐《出三藏记集》称,白延于曹魏时(254~260年)至内地,主要从事译经工作,先后译出《首楞严经》2卷、《须赖经》1卷、《除灾患经》1卷。在《出三藏记集》卷7则说归慈王世子帛延于甘露三年(258年)...
11993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帛法祖,原名白远。僧祐《出三藏记集》虽不载其籍贯,但白、帛为姓者一般都系龟兹人,虽有记载说他是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儒者万民之子,恐不确。法祖通梵语、汉语,于晋惠帝时(290~306年)在中原曾译出大乘方等部的《菩萨逝经》1卷、《菩萨修行经》1卷...
1199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帛法矩,龟兹人,西晋惠帝时(290~306年)与法立共译经典4部12卷。此4部12卷中有大乘经典方等部的《大方等如来藏经》1卷,其他3部皆小乘教经典。当时写成法矩,而在《出三藏记集》卷9所记《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中则说为帛法巨所译,可知法...
1199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帛元信,龟兹人,据《出三藏记集》卷7指出,沙门法护于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十月十四日所译的《阿维越致遮经》,其梵本系得自前去敦煌的龟兹副使美子侯。在《出三藏记集》卷8中还说,法护于太康七年(286年)八月十日译《正法华经》,有天竺沙门竺...
1199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帛尸梨密多罗(Srimitra吉友)。梁《高僧传·帛尸梨密多罗传》称他是龟兹王之子,本当承继王位,后让位于其弟,出家为僧,于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到中原,栖居建初寺,传译密教经典。唯因其系龟兹王子,政治与宗教地位均较高,所以一入中...
1199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佛图澄(232~348年)。《高僧传》说他本姓帛,西域人。帛姓即白姓,同音异译,是古代龟兹最大的姓,可知佛图澄是龟兹人。少时出家,曾到屙宾受教,聪颖多才,能诵经数百万言,并能解得文义,一时名震西域。那么他在西域传播的佛教是什么样的佛教呢?《...
1199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今印度),系出婆罗门种姓。其祖父鸠摩达多,世为国相,名重印度。父亲为鸠摩罗炎,聪颖练达,本可袭位丞相,但他不愿随波逐流,便辞家当和尚。《晋书·鸠摩罗什传》称:“国破,远投龟兹。”可知罗什父亲是不得已而才东度葱岭,来到中国...
1199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不详
佛教传入龟兹后,最早盛行的是小乘教,佛图舌弥是公元4世纪中叶龟兹最有造诣的小乘教高僧。僧i《出三藏记集》卷11称:“僧纯、昙充拘夷国来,从云慕蓝寺于高德沙门佛图舌弥许得此比丘大戒及受戒法,受坐已下至剑慕法。”在此书的《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记》...
1200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 时代: 隋末唐初
木叉麴多,是隋末唐初龟兹小乘教的高僧,声望颇隆。年轻时曾往印度学习佛教诸经二十余年,尤精佛教、语言、文字方面的声明之学。回龟兹后,即住于阿奢理贰大寺,宣扬小乘佛教,被龟兹王及人民尊为大德高僧。当时汉地佛教高僧玄奘是大乘教徒,唐初所以要西去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