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165条
基础文献
52条
析出资源
5870条
图表
5906条
人物
1320条
机构
277条
事件
1422条
地名
491条
专题
1432条
作品
3174条
实物
22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克孜尔岩画研究
神奇之旅——阿克苏市...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走进阿克苏 2004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新疆通览
沙陀简史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龟兹诗词选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阿克苏年鉴.201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
爱我阿克苏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丝绸之路民间文学研究
塔里木神韵
2011聚焦阿克苏
阿克苏风光诗词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
阿克苏史话 /《丝路...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
龟兹文化
图说温宿好风光
丝路重镇话新和
2008年阿克苏地区...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二
魅力阿克苏
绿色的柯柯牙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少数民族毯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续...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阿克苏文物图册
阿克苏博物馆
阿克苏画集
阿克苏诗词
展望“十二五”
走过30年
龟兹仰止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
我与新疆
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393
/
1345
5881
丝绸之路向东延伸的新资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道路,它不仅是东方的丝绸和文化向西传播的道路,同时也是西方文化向东传播的道路,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心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对西方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向东传播哪些内容和所及范围都还不是很清楚。过去仅认为通过丝绸之...
5882
一、东北地区出土胡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的唐代墓葬出土了许多的胡俑,充分证明了西方文化因素已经传到了辽宁。在朝阳地区出土了许多胡俑,如在鲁善都墓出土彩绘骑骆驼俑(图1)、在朝阳纤维厂唐墓出土西域胡俑、在朝阳黄河路唐墓出土骑骆驼男俑(图4)、朝阳中山营子唐墓出土西域...
5883
二、东北地区出土琥珀饰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东北地区的辽墓中出土了许多的琥珀饰物①,有装饰品、实用装饰品、佛教用品、附件、丧葬用品等。关于辽代琥珀的原料,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认为是辽宁当地所产,有的认为是来自波罗的海。据《契丹国志》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
5884
三、东北地区壁画中的西域文化因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东北地区的许多墓葬中都出土了精美的壁画,在壁画中也发现了许多的西方文化因素。在庆州白塔有胡人引狮图(图16)③及胡人驯象砖雕。敖汉旗北三家一号辽墓狮子踏鼓起舞壁画。头部和前腿腐朽严重,细刻部位已不清,木狮脖颈部有细长的鬃毛,短尾卷贴在右上...
5885
四、东北地区出土瓷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出土了许多瓷器,在造型上、纹饰上都有一定的西方文化因素。宁城县小刘杖子村辽墓出土八方形供盘1件,“3号墓出土。形似暖盘,腹空无孔,外为八方形,每边宽9.5厘米,均有相同印纹,为一人一马,分别着茶褐及绿色釉。盘口圆形,直径2...
5886
五、东北地区出土玻璃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朝阳北票冯素弗墓出土鸭形玻璃器“1件。质、色如玻璃碗。横长身,张扁嘴如鸭,长颈鼓腹,细长尾,尾尖微残。颈、腹部用玻璃条盘卷作出装饰;颈部为三角纹;背上粘出双翅;腹下粘出折线的双足;腹底粘一个平正的玻璃饼,使圆腹得以放置平稳。这件器物重心在前...
5887
六、东北地区出土的金银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出土了许多的金银器,其中有许多是直接由中亚、西亚传入的,也有许多是当地的工匠制造的,但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器型上是受西方的影响,但在纹饰上却是中国传统的纹饰。与日本出光美术馆藏的玻璃胡瓶、伊朗出土的褐色把玻璃胡瓶(图...
5888
七、东北地区出土的金银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朝阳双塔区政府唐墓出土东罗马金币。“M1:3,径20毫米,重4.4克,币正面铸半身人像2,左大,右小,均披袍甲,戴工冠,冠十字架。左侧人像苍老,头发较长,两旁头发向后侈出,留长须。”朝阳出土的罗马金币,比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水磨沟口出土拜占庭...
5889
八、其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元代,自我国西部、北部以及中亚等地,有许多的西域色目人先后进入了辽阳行省。据《辍耕录》所载,元代色目人有三十一种。这些色目人大多分居于辽阳行省的西部及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则较为少见。除回回族一直独立存在,阿速人活跃至明初而外,其他迁入的色...
5890
九、结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从唐代的胡俑、壁画墓,辽代的金银器、玻璃器、琥珀饰物,元代的景教墓石等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唐、辽、元三个朝代的东西文化交流的繁盛。从这些文物的出土地点,我们也可得出结论,过去所说的草原丝绸之路,事实上仅是半条。真正的草原丝绸之路还要从呼和浩特...
5891
参考书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参考文献
5892
关于《马可·波罗游记》的版本问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马可·波罗游记》诞生于13世纪末,它向当时及其后的西方人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在西方人认识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并曾一度激励着那些制图学者、人文学者、传教士、商人、冒险家等怀着不同的意图,去审视和探索书中所描述的神秘...
5893
一、《游记》的成书及其流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游记》的形式应该说是由于一个比较偶然的因素造成的。马可·波罗在1295年从东方游历归来后不久,参加了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结果被俘入狱;在热那亚的狱中他巧遇鲁斯蒂凯洛,从而使得二人的合作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对于...
5894
二、《游记》的版本及系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游记》在流传中尽管产生了许多内容各异的抄本和译本,但所有的各种版本大致仍可划分为两个系统:即所谓的A系统和B系统。A系统的文本很多,主要版本有F本、FG本、P本。现对各种版本的具体情况分述如下:。P本的传播极有可能受到当时教廷的有意识的支...
5895
三、各种版本形成的原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游记》成书以后,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内容各异的抄本和译本。如今流传下来的各种文本大约有150多种,其中包括宫廷法语、拉丁语、威尼斯语、托斯卡纳语、德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爱尔兰语、英语等多种语言的文本。但是在其流传过程中实际有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