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165条
基础文献
52条
析出资源
5870条
图表
5906条
人物
1320条
机构
277条
事件
1422条
地名
491条
专题
1432条
作品
3174条
实物
22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病...
阿克苏史话 /《丝路...
丝路重镇话新和
腾飞的阿克苏——经济...
2008年阿克苏地区...
图说温宿好风光
龟兹文化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二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丝绸之路北庭研究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续...
阿克苏文物图册
阿克苏博物馆
魅力阿克苏
少数民族毯
绿色的柯柯牙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展望“十二五”
阿克苏诗词
阿克苏画集
走过30年
龟兹仰止
我与新疆
克孜尔岩画研究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
神奇之旅——阿克苏市...
新疆通览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
丝绸之路戏曲研究
柯柯牙绿化工程志
沙陀简史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走进阿克苏 2004
阿克苏地区对外宣传选...
丝绸之路伊犁研究
新疆古生态地理群的新...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龟兹学研究 第二辑
龟兹诗词选
爱我阿克苏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阿克苏年鉴.2011
丝绸之路民间文学研究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
阿克苏风光诗词
塔里木神韵
2011聚焦阿克苏
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390
/
1345
5836
二、传说中的“香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香妃”一词出现于何时,尚未乔清,不过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著作里,已经不乏“香妃”的种种传说了。她仗着自己的身份和乾隆的恩宠,吵着闹着要观赏沙枣花和寻觅沙枣独特的香味。宫中有奇花异草,有奇珍异香,却没有沙枣树,皇帝也不得不下令万里求树。“香...
5837
三、和卓坟怎样变为“香妃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官书上说容妃葬于裕陵之贵妃园寝,野史上也没有说香妃移葬新疆,那么新疆喀什的“香妃墓”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被叫做“香妃墓”的地方,原本是座和卓坟。当地人民称之为“海孜来特麻扎尔”,译意为“尊者之墓”,也有人称之为“阿帕克和卓麻扎尔”的。这两个维...
5838
四、迁葬喀什噶尔的是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问题就出在这架驮轿上面。与人们乘坐的轿子不同,驮轿是由骡子驮运棺木用的,因此也叫灵轿。《听园西疆杂述诗》的作者肖雄,见过停放在和卓坟里的驮轿。可能是记忆模糊的原因,他认为是香妃生前探亲返新时所乘坐,无疑是错误的。更多的人认为是香妃死后运尸回...
5839
五、关于“香妃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同和卓坟被误称为“香妃墓”的情形相仿佛,“香妃像”也是一个被弄得真伪莫辨的问题。容妃有一幅画像是不必怀疑的。见之于乾隆帝在容妃死后三年最后一次吟咏容妃生前所居宝月楼之诗句,“卅载画图朝夕似”。问题是现在所流传的“香妃像”是否就是这一画像的复...
5840
六、结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把它翻拍放在喀什和卓坟,也是由于误会。两种误会都应加以纠正。
5841
19世纪西方国家对新疆的认知渠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19世纪以后,在殖民扩张因素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对新疆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新疆研究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它与清人的西北史地研究互为补充,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发展成为国外中国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关注领域。本文主要以19世纪西方国家认知新...
5842
一、清朝以前的历代中国古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中国古籍的相关记载是了解古代新疆乃至中亚的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如正史中之《史记》、《汉书》等,释家游记中之《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和使人之《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长春真人西游记》等。在西方最初对新疆的了解中,对中国古籍颇为依赖,正...
5843
二、古代中亚文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②因此英、俄两国相关人员在利用中亚文献方面显然并无多少语言方面的障碍。究其原因,第一,此书不为常人所见;第二,文化上的优越感使得大多数清代学者并不屑于去学习边疆少数民族的语言;②第三,清人并没有从中亚文献中汲取相关信息之观念;第四,受研究内...
5844
三、此前西方人及受西方人指使的中亚当地人游历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由于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国家很少有人涉足新疆,因此可利用的西文记载寥寥无几。在一些西方人的论著中清楚地提到了这个问题,如19世纪初的威廉·莫尔克洛夫特在提到新疆和阗时,提及并引用的西方人的相关记载只有马可·波罗游记。①普利查德在19世纪30...
5845
四、实地考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受可利用的文献的束缚,如中国文献多注重对政治、军事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记载,对经济、地质矿产、民族、宗教、地形、生物等方面记载则语焉不详,或根本没有记载,自然不能完全满足正处于殖民扩张中的英、俄两国了解新疆的需求。因此如何增进对新疆之了解,...
5846
五、道听途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如莫尔克洛夫特,他长期居于中亚,并曾派米尔·伊扎特·阿拉和特雷贝克到过叶尔羌。他自己一直希望前往叶尔羌,但未获清政府允许。在他对新疆的描述中,除来自上述二人外,还明确指出有来自当地一些商人的贡献。①另外,英国人伯恩斯的著述中有关新疆的内容主...
5847
六、清人文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在西方人的新疆研究中,因殖民扩张、发展贸易及东方学发展等因素,他们很早就开始利用同时期清人的西北史地研究成果。⑤在近代西方对新疆的最初了解中,尤其是在英、俄两国展开对新疆的大规模探查以前,清人成果对于其了解以新疆为核心的中国西北地区显然意义...
5848
西方人视野中的喀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喀什也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玄奘法师西游礼佛求法的所经之地。元代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由这里进入忽必烈大汗的官廷。喀喇汗王朝曾以喀什为首府,大清王朝也于此设立参赞大臣。这里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也是多种文化交流、融...
5849
一、英国探险家荣赫鹏及其在喀什交往的欧洲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他是英国探险家罗伯特·邵的侄子。邵氏是1868年穿越喀喇昆仑山区并到达叶尔羌和喀什的第一个欧洲人,对西域和西藏的格萨尔诗也作了不少研究。他非常关注向英国通报俄国沙皇可能会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印度的阴谋。但荣赫鹏主要是通过他赴中国西北、从北京到...
5850
二、英国驻喀什领事马继业及其夫人对喀什“中国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
|
类型:
正文
马继业一家与中国大清王朝有着不解之缘。他后来经杭州、舟山和广州而回国。他也曾奉清政府命令,于1896年在伦敦诱禁孙中山,一手造成了孙中山伦敦蒙难的重大事件。他的官方使命是监护在喀什及该地区诸绿洲的英属印度居民社团的利益。马继业的名字与喀什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