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0124条
基础文献
77条
析出资源
5750条
图表
2871条
人物
4320条
机构
485条
事件
11160条
地名
98条
专题
2395条
作品
2806条
实物
16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30124 条 1657 / 2009
24841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苗族在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主要是同血缘关系)不通婚,婚姻多由父母做主,但一定征求子女的意见,另有一些男女青年则通过对歌自由恋爱。但不管哪一种形式,都要经过问卜、算命和送聘等程序。苗族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活动。第一天新郎接亲时的礼...
24842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人死后最多两天就埋葬,不得延长时间,埋葬后第三天,子女要到坟地扫墓,以后就不再扫墓了。20世纪90年代后,有些苗族同胞也接受了汉族的扫墓习俗。
24843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1950年海南解放前,羊栏回族婚俗特点有三:一是婚姻由父母做主;二是婚礼均按伊斯兰宗教仪式举行,并由阿訇主持与证婚;三是严禁跟其他民族通婚。1950年海南解放后,随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落实各项民族政策所带来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24844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12天,家长照例举行“餐会”,俗称做“十二日”,当日宴请阿訇和乡老,给婴儿取“教名”。婴儿满周岁,俗称“隆随”,经济宽裕的家庭设宴庆贺。女孩3岁穿耳环,9岁始皈依宗教,男孩12岁起有接受宗教教育权利。
24845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回族有设置公共坟地的传统,三亚市在梅山、大旦、番领坡等处发现伊斯兰古墓群点。羊栏地区回族公共墓地有3处,即羊栏海滩、铜镜海滩、古场海滩,每处墓地有坟茔100座以上,其中羊栏海滩达2000多座。回族的丧葬,严格遵循伊斯兰规矩。穆斯林称死亡为“...
24846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汉族群众普遍相信命运,遇到不吉利的事,就请算命先生算命。
24847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认为“风水”与“祸福”有关,特别讲究择地下葬。
24848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城市及农村,凡建房、结婚、丧葬都要选择吉日吉时,俗称“看日子”。
24849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迷信者家中遇不吉利之事,或出现意外事故,为了解究竟,就问梦母(专门从事巫卜的婆母)。
24850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黎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举行一次迎祖宗回家过年活动,届时各村寨、各宗族都举行隆重的拜祖仪式。
24851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黎族同胞普遍存在万物有灵的崇拜,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如山寨中的大榕树、酸梅树,不能随便用刀砍伐,不准攀登、折枝、不能拴牲畜等。
24852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家每户都设有神位神龛。敬奉盘古皇为始祖,每年二月初二日和六月初六日包粽子祭奠,还信仰墓主仙公、墓主仙婆。
24853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民俗文化
苗族相信山鬼、海龙王、土地公、雷神等。凡砍山、狩猎,都要祭告山鬼保佑。苗族群众普遍相信“禁术”,认为某人生病是被某人用“禁术”加害的,常请道公查禁。
24854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梅花参是海南省特有的海珍,三亚“三绝”(梅花参、鲍鱼、鱼翅)之一。主要产在南海诸岛海域。海参为“海产八珍”之首,尤以梅花参为最珍贵。梅花参最长可达1.2米,重12~13千克,故称“海参之王”。
24855
知识出处: 三亚市志.1991-2010 | 类型: 专题知识
三亚海蛇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食中佳品。海蛇的做法各式各样,鲜食时常配鸡炖煨,也可做蛇餐火锅。许多海外客人到三亚,品尝海蛇系列菜肴,均赞不绝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