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473 / 938
708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慈溪县成陆围涂与水利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成陆过程、驻塘围涂、河区、河流、水库、山塘、涵闸、堰坝、机电排灌等。
708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成陆过程,据出土文物考证、土壤母质调查、海塘围筑年代和卫星摄像表明,慈溪陆域成陆过程可分为四片,其中包括了近山湖海积平原、中部海积平原、滨海海积平原、三北浅滩等。
708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自大古塘以南至沿山北麓一片为公元10世纪以前成陆的近山湖海积平原,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8.6%。
708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大古塘以北至七塘一片为公元11世纪至19世纪中叶成陆的中部海积平原,计面积521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67.2%。
708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七塘以北至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一片为19世纪中叶迄今成陆的滨海海积平原,计面积110平方公里,占三北平原的14.2%。
708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在沿海第一线海塘(九塘或八塘)外,尚有一片滩涂——三北浅滩。东起大岙闸,西至曹娥九塘闸,东西海岸线长77.56公里,呈扇形状分布在沿海一线海塘之外。
708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随着三北平原逐渐成陆,人们随之筑塘围涂,扩大垦殖地域。在10世纪以前,民间随海涂地形不同,各自垒土筑塘,以捍潮汐,谓之“散塘”,今皆堙没无考。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始于宋庆历年间的大古塘。以后,海涂逐渐淤涨,海塘不断增筑,至...
708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前的筑塘围涂,其中包括了原慈北筑塘围涂、原镇北筑塘围涂等。
708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后的筑塘围涂,其中包括了七塘、八塘、九塘等。
709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河区、河流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东河区、中河区、西北河区、三北平原大小河流,均系围垦过程中由历代劳动人民挖掘和疏浚而成。
709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随着三北平原的形成,先后由人工挖掘和随流疏浚大小河流,形成平原水网,慈溪县内陆水域面积61.75平方公里(1986年图版量算数,本节有关陆、水域面积数同此),占内陆总面积的6.6%南境沿山有湖泊、水库、山塘,平原大小河流纵横交错,...
709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三北平原大小河流,均系围垦过程中由历代劳动人民挖掘和疏浚而成。1987年,大小河流总长5400公里,水面面积43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796万立方米,全年可供水量9221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河流(面宽10米以上、长4000米以上...
709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水库、山塘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山塘等。
709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中型水库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里杜湖水库、上林湖水库、梅湖水库等。
709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蓄水量在100~1000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湖泊白、水库(包括海涂水库)10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