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469 / 938
702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行政区划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唐至清、民国时期、解放后等。
702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唐至清代的行政区划情况。
702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情况,民国初仍沿清制。开办乡村自治时,划分18区,计城3区,东4区、南4区、西1区、北6区。
702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后行政区划的情况,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解放。建区公所4个,将原丈亭区江中、江屿两乡划入陆埠区,从陆埠镇析置郭姆乡,从南山乡析置东山乡,其余区乡镇建置不变。
702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县城的发展情况,1954年由慈城迁至浒山镇,该镇位于杭州湾南15公里之329国道线上,在县境中部偏西。东靠白沙镇、南与横河镇、天东乡接壤。西邻宗汉乡和余姚市历山镇,北至潮塘江与坎墩镇、坎东乡交界。西距省会杭州市105公里,东...
702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4年以前慈溪县城的发展情况,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慈溪县,设治于德润湖(今慈湖)之南,浮碧山之下,官兵阻山而居,藩篱不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突入县治,焚掠惨毒,朝廷命胡宗宪、赵文华营建慈溪县城垣,,是年冬动工...
702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区、乡镇的发展情况,乡建置始于唐、宋,历代相沿,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以区建人民公社。乡改称大队(营),次年称管理区,1961年后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复称乡。
702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区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龙山区、观城区、逍林区、横河区等。
702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县后至1997年慈溪县的发展情况。
703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慈溪县自然环境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物、动物、自然灾害等。
703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自然环境地质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地层、岩石构造、地基、矿藏等。
703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地层,出露不全。新生界第四纪最发育,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次之,其余零星分布,古生界与元古界地层缺失。
703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的岩石,仅见火山喷出岩及侵入岩,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侵入岩范围甚小,仅见于凉帽山,主要为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的花岗斑岩,呈近东西向狭条状展布,面积约0.34平方公里。
703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基岩地基凤浦湖、邱王、金夹岙、洪家、凉帽山等地,分布着由混合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的坚硬块状侵入岩,极限抗压强度大于150兆帕,宜修建各种工程。但应注意由于风化而产生的近坡不稳定性和水库渗漏等工程地质问题。
703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慈溪县自然环境地貌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岸滩、平原、丘陵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