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411 / 938
6151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医大师唐由之个人简介情况的具体介绍。
6152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医大师徐景藩:衷中参西 创新脾胃学科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他潜心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对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和辨证方法、他引领学科建设,使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成为全国唯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他悉...
6153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徐景藩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6154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徐景藩参与创建医院内科教研组,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基础上兼任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任务,徐景藩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相互补充,要运用和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服务。他联系现代医学对胃生理功能的认识,提出“胃能磨...
6155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徐景藩精研典籍 勤于临床源于家学渊源和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徐景藩取得的成就,与济世救人的远大志向分不开,与家庭熏陶、师承教育分不开,与积累思悟、博采众长分不开。
6156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江苏省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在前任领导和全院同仁的努力下,有着坚实的基础。1983年,徐景藩担任该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如何使医院在新形势下加速发展,成为他孜孜追求的目标。
6157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凡得教于徐景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体会,老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教学几十年,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给后学,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6158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徐景藩虽耄耋之年,但思维敏捷,行动自如,仍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这不能不得益于他“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的养生之道。
6159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医大师徐景藩个人简介情况的具体介绍。
6160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国医大师班秀文:中医妇科一代宗师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他足迹遍及壮乡村寨,是现代壮医药理的奠基者、他常说为医者既要有割股之心,又须医道精良,方能拯救难厄、他感于壮族妇女辛苦多疾,潜心妇科病的研究,发展创新了中医妇科学。
6161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班秀文1920年1月出生于广西隆安县雁江乡长安村那料屯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骨伤科医生,班秀文6岁就常跟祖父上山采药,在祖父的熏陶下,他幼小的心灵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庭突遭厄难——祖父和父亲患了急性热病,靠母亲卖...
6162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班秀文毕业分配到凌云县平私医务所当所长兼医师。当时边远山区缺医少药,很多疾病无法治疗。他经常四处奔走给群众看病。他少收或免受药费。他坚持采用针灸和草药给群众防病治病,如治乳腺炎常用芭蕉根捣烂外敷,班秀文有感于当地壮族妇女忍辱负重、...
6163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班秀文热心中医教学,先后讲授过《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等10多门课程。他培养的陈慧侬等一批学生已成为全国、广西名老中医,18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和...
6164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班秀文积极投入壮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就将民间壮医药经验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直接指导壮医门诊部的筹建和诊疗工作;为创新壮医药研究成果和引入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奠定了基础。目前壮医药在理论研究、诊疗方法、壮药开发以及应用推广方面都...
6165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班秀文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必须在中医经典原著上狠下工夫,尤要学好《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班秀文治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勤”字,即勤读、勤思、勤问、勤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