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397 / 938
594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县内人际称谓的概况。
594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崇商风气、淳风、劣习等民风概况。
594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重商贾为慈溪民风一大特点。慈溪物产素以棉、盐、陶瓷、手工业制品闻名,多外销;山海所积,亦须交易等崇商风气概况。
594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传统淳风中今仍在发扬光大的,主要有: 重孝敬老清光绪《慈溪县志》载:“邑有董孝子之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旧矣”、“慈溪旧称三孝乡,盖以汉、唐、宋三孝子而名,至今有遗风焉”。慈溪人颇重孝道等淳风概况。
594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迷信旧志称越地“信鬼神、好淫祀”,“凡事祈卜神灵,决定行止”。生子则颈挂“长命项圈”继拜菩萨为子,皈依佛门,免遭夭亡。生病则求神许愿,请仙丹,吞香灰,要巫婆驱,鬼、瞎子算命,以卜吉凶。男女婚配,要排生辰八字,合则姻,冲则散。...
594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庙会、香会等习俗概况。
594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稻区旧时过年,农家备酒菜香烛至田头祭祀田公、田婆,在牛棚祭牛神,答谢今岁保佑,祈祷来年丰收。为牛“分岁”时,以米饭、棉籽让牛选食,预卜来年哪个收成好等生产习俗概况。
594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饮食县人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早稀,中、晚两干。农忙时节,早、中两干,晚稀,亦有三餐均干;农闲时吃早、晚两头餐,甚至一稀一干。农家普遍掺吃杂粮,早稻收割前吃“麦碎”(碾碎的大麦),下半年吃番薯、薯干,还有六谷、大粟(高梁)...
594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年节“小孩望过年”。慈溪的岁时节日以旧历年节为大,其日程、内容,略如民谣所云:“(腊月)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净身,廿六廿七长年忙工回家门,廿八廿九谢年用三牲,三十守岁到天明,迎来(正月)初一是新春,正月头上闹盈盈”等岁时...
595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生育生育为人生大事,且旧时孕妇临产,辄有危险,有“一脚棺材里、一脚棺材外”之说,故多繁礼缛节及禁忌。怀胎7个月以后,娘家即缝制婴儿衣服鞋帽,备齐红枣、花生、桂圆、粽子4件,送至女儿家,俗称“催生”谐音“早生贵子”等礼仪习俗概...
595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庙会古代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神活动,称“春社”、“秋社”,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后演化成庙会。凡在下半年举行的,统称“兰街”。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平倭,庙会在三北盛行。庙会期间,商客游人云集,在神前问凶卜吉,也有祈财富、...
595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佛教、道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概况。
595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5),佛教传入县内,鸣鹤场建精进庵(后改为金仙寺)。清末民国初,境内佛教寺庵有336所,其中较著名的有:雁门乡的雁峰寺、湛泉寺,龙山乡的伏龙寺、永乐寺,龙场乡的资敬庵、圣寿尼寺,田央乡的佛迹寺、湖...
595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道教观院有蓬山道院和阳觉殿。 蓬山道院在大蓬山麓(今田央乡),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建,民国时已毁废等道教概况。
595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公元7世纪末,摩尼教由波斯(今伊朗)传入中国,其教义宣扬光明与黑暗的对立,摩尼为光明的代表,故又称明教或明尊教;因屡遭排斥禁绝,流传不广。淹浦乡崇寿宫(俗称道士宫)属摩尼教等概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